(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

ID:43528344

大小:1.0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9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_第1页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_第2页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_第3页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_第4页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模拟题)高考地理重组卷(四)(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组卷(四)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北京高考)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1~2题。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答案 C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员和物资流动量大,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且该地降水丰富,河网密布,因而交通建设中的桥梁多,故C项正确。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千米B.200千米C.500千米D.2000千米答案 B解析 比例尺=图上

2、距离/实地距离。中国最北端大约是北纬53度,最南端大约是北纬4度,纬度相差约50度。根据纬度相差1度大约为111千米可计算出,中国南北直线距离大约为5500千米,图上距离是30厘米,结合公式可以计算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200千米。(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期末)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右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

3、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3~5题。3.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答案 C解析 伏尔加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经常改道,形成众多汊道,故C项正确。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  )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答案 D解析 水库建成后,注入里海的水量减少,河水含沙量减少,

4、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不会缩小,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小,A、B两项错误;水库建成后,入湖径流量减少,里海水平面下降,下三角洲平原将向里海延伸,前三角洲面积可能会缩小,C项错误,D项正确。5.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  )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 B解析 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河入湖径流量减少且集中在主要汊道,三角洲主要汊道河床下切、加深,致使相邻的汊道萎缩废弃,A项错误,B项正确;前三角洲面积减小,水深变浅,人工鱼道发挥的作用增大,C项错

5、误;入湖水量减少,伏尔加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误。(2019·山东济宁一模)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下表为各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6~8题。6.造

6、成该地8月降雨强度多大于5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答案 A解析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5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雨强度较小;8月份台风活动较多,降雨强度大。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A项正确。7.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B.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C.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约95%,植被盖度最大,根系深长,水土流失最少,对应乙。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植被盖度较

7、小,水土流失较多,对应甲。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最多,对应丙。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故C项正确。8.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  )①降雨 ②蒸发 ③下渗 ④地下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 D解析 据实验数据推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最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是降雨,降水量大,对地表侵蚀强,①正确;蒸发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②错误;下渗量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小,侵蚀越弱,水土流失越少,③正确;地下径流对水土流失影响小,④错误。(2019·北京丰台期末)图甲为华北

8、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米。该水库水源主要来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