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

ID:43579199

大小:10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1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学案:专题二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2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标要求]1.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木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2.说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蜴的产物。课前自学课堂互动学习•探究区一、让王权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的发展1.确立(1)资产阶级在反对王权的斗争中,通过议会限制王权。(2)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这会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构成:由上下两院组成。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

2、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但在政治上他们处于无权地位。⑵结杲①拥有选举权的选民人数大增,贵族势力遭到削弱。②下院权力加强,议会权力的重心开始逐渐由上院转向E麻。【深化探究】材料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思考(1)这句话说明了英王的什么地位?(2)结合17世纪以来有关史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答案(1)说明了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仗。(2)资产阶级革命前,英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议会通过的《权力法案》和1701

3、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使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自安妮女王以来,英王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知识总结]英国议会的演变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度下的议会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6昴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定了英国近代议会的基本框架;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以及后来的几次议会改革,使上院的权力不斷下降,下院的地位不断上升。二、只对议会负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演变趋势行政权逐渐由英王向责任制内阁转移。2.演变过程(1)17世纪后期,枢密院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对英王负责

4、。(2)乔治一世统治时期: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逐渐成为惯例,负责主持内阁的人臣成为事实上的苴±1。⑶1742〜1746年:相继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和内阁成员集体辞职的先例,极大地削弱了国王任免苴担及大臣的权力。(4)18世纪4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逐渐摆脱国壬的控制,成为只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3.意义既完善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化探究】材料一根据宪法的规定,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世袭的国王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的组成部分、司法首脑、式装部队总司令和国教的世俗领袖。从形式上说,

5、英王的权力是最大和最广泛的,但不能单独行使,而由内阁和议会行使,所以英王的权力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材料二在1688年后的20多年内,内阁的地位日趋巩固。到这时,各枢密院常设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初步具有了近代政府各“部”的性能和特征。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枢密院更加臃肿、笨拙,已不能发挥维系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而内阁人员精干、决策迅速、处事敏捷,在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7世纪末18世纪初,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内阁的构成人员趋于稳定。材料三英国的行政机构构成比较复杂,它包括政府、内阁、政府各部、枢密院和地方行政机构等。政府大臣中

6、包括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由阁员大臣组成内阁。内阁由首相主持,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思考(1)在英国责任制内阁下,国王与内阁之间是什么关系?(2)在责任制内阁下,内阁与政府是什么关系?答案(1)在国王的授权下,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即告组成。但国王的授权、批准只是程序上的,只具有象征意义,并不能真正约束、监督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⑵“政府”和“内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员,又是议会立法的议员。[重点精讲]理解英国政党、议会、内阁之间的关系产生方式地位国王世

7、袭“统而不治”议会选举产生最高立法机关(权力中心)首相国王任命兼政府首脑和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内阁首相提名国王批准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重点精讲]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原因(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逐步发展,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对国务也不感兴趣。(3)英国两大政党之间长期斗争的推动,特别是辉格党领袖沃波尔的努力。三、政党政治的鼻祖——两党制的开始1.产生及发展(1)1679年,议会内部因干•位继承权问题形成辉格党和托利党,政党政治形态初现。(2)1688年,两党共同以政变的方式发动“光荣革命”

8、,政变后辉格党成为执政党。(3)18世纪后半期,托利党上台执政。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