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

ID:43600447

大小:36.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1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_第1页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_第2页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_第3页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_第4页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_第5页
资源描述:

《演讲稿--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演讲稿一一激情燃烧的岁月1950年9月,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从湖南一个偏僻的农村来到武汉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这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教会大学,它基本上是沿用美国的一套办学风格。那时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学分制,每个学生在四年中必须修完规定的学分。所谓学分,就是每一门课的周学时。例如,大学语文每周四节课,那么大学语文就是四个学分。学分又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每个学生只有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才能毕业。新生一入学就有同系的高年级学生来帮你选修学分。一般大一和大二尽量多选修一些学分,大三大四就少选修一些学分,以便腾出一些时间来写论文或外出联系工作。由于大一的学生都愿意多选修一些学

2、分,有的多达每个星期上24—26节课(24—26个学分),因此显得特别忙,理科的同学做实验多是排在晚上。虽然紧张,但大家都很乐意,而且非常努力。双语教学是教会大学的一个特点。当时不叫双语教学,只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大多用英语,较少用汉语教学。由于是教会大学,特别重视英语,有时学校张贴海报也用英语,参考书大多是英文版。因此,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对付英语。为了看懂海报,几乎每个同学都随身带有一本小英汉词典。这种学习环境对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学生简直不堪重负,但谁也不泄气,几个月苦读下来,英语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那时老师讲课的自由性较大。有些教师上课只带几根□□粉笔,第一堂课,教师

3、先作自我介绍,然后简单地讲讲他教的这门课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讲完后,在黑板上写上一大摞参考书,要大家去图书馆借书,并就此下课。开始我们对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很不习惯,时间长了,老师也并不是每节课都这样讲,我们不仅习惯了,而且对老师旁征博引,不拘泥于教材和参考书感到很满意,因为这把我们带到了真正的学术殿堂。那时每个同学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都很强。虽说每个年级、每个班都配有班主任和辅导员,他们负责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和管理,而我们一切都靠自己,否则就会落后于他人,甚而被淘汰。这就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觉性和独立性去刻苦学习。那时的图书馆很小,阅览室更是拥挤不堪,大家只能在寝室

4、里学习5—6个人住一间狭小的寝室。幸运的是,我同寝室的每个同学都非常自爱,学习刻苦,从不影响他人,各自比着劲在学。在这种热烈、有序的学习氛围下,人人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我们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学年将近结束前,在全校师生员工的要求下,政府接管了华中大学,与其他几所兄弟院校共同组建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我们也随之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改制后的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在思想上、教学上、生活上等各方面都与原来的华中大学不一样,它采用的完全是原苏联教育的一套模式。先是改学分制为学科制。即取消了原来的学分制,改为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每个年级每学年应学完几门课。例如

5、,大一学生按教学计划应学完6门课,你就必须在一年级内学完6门课,否则就不能升入二年级。教学计划是政府制定的法定文件,不能随便改动,如要改动必须报有关部门批准备案。改制后我们立即参加了半年多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一堂极深刻的阶级教育课,我们每个同学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批斗地主阶级。半年多的土改,使我们在政治思想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收获。返校后,我们带着土改运动的收获随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在华中大学度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土地改革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我们的四年大学总共只剩下了2年半的时间。根据当时政府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必须在2年半的时间内

6、,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四年课程,时间上是极为紧张的。那时为了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我们每天要上6—8节课,白天排不完课,就晚上上。晚上下课后还要复习当天学的内容,每天几乎都是晚上10点钟以后才熄灯入睡,学习非常紧张,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反而觉得生活非常充实。其次,教师的教学非常规范和严谨。每位授课老师都有详细的讲稿,老师按自己准备好的讲稿一字一句的讲解。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教材和参考书,我们只能聚精会神地按照老师讲的一字一句的记。开始很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磨练”慢慢习惯了。当时记笔记是大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家都努力练习记好笔记,否则就会影

7、响学习成绩和知识的掌握。为了记好笔记,我们曾经采取了一些“补救”办法。首先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对笔记,这种做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笔记记得好的同学在全小组念,其他同学就对照,然后自己进行补充或修改,从而充实自己笔记的不足;其次就是组织互帮。这主要是针对病了或有事请假漏了课的同学,则由学习小组长安排个别笔记记的快的同学帮忙记。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班上出现了一些记笔记的“尖子”,他们能同时记两本笔记。当时的学习就是要仔细'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同学们戏曰:“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这是在那种特定的学习条件下的一种特有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一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