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双赢”之路-范文

走“双赢”之路-范文

ID:43638797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走“双赢”之路-范文_第1页
走“双赢”之路-范文_第2页
走“双赢”之路-范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双赢”之路-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走“双赢”之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症结,尤其是在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各级政府都把发展地方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新形式下,要发挥好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基础作用,环保工作就必须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在搞好污染防治的同时,做大做好生态建设这篇文章,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正确处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发展观念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上项目,上项目就得消耗资源,污染物总量随之加大,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是更加贫

2、穷和落后,低水平、泡沫式经济很容易步入“发展贫穷再发展更贫穷”的“怪圈”,项目的盲目引进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已有惨痛的教训,所以我们在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发展观念。一要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在对现有自然、地质和人文资源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遵循先保护后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政府提出了生态发展观念,申报建成了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0.8%,以此为依托进行的生态旅游开发,已逐步成为全县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二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城市、乡镇、园区建设规划中纳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

3、的生态建设理念。三是生态建设必须有序进行。制定地方生态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系统、全面地指导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及生态城市的建设。二、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工业结构性污染是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必须从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入手,把环境保护和工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完成重污染行业、''夕阳产业”到“绿色产业”的战略性转变。我县的鲁北企业集团的前身是一个磷复肥企业,以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为基础,开发形成了磷钱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3条相关的生态工业链,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和重复利用,污染零排放,年销售收

4、入达19亿元,跻身全国化工利稅前5名。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对我县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把“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研究”作为课题立项,作为循环经济样板在全国推广,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化工基地正在鲁北崛起。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畜禽的规模化养殖、秸秆焚烧,农业用水匮乏等环境问题,一直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种植模式,使广大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高效农业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我县在对枣、牧、渔三大特色主导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时,提出建设生态农业大县和特色农业大县的目标,使发展生态农业成为

5、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手段,生物防虫治病、节水灌溉、多元化种植、秸秆还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草业和畜牧养殖业之间相互促进的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万亩冬枣有机食品基地正在筹建。仅去年全县共补植枣树891.5万株,使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4.5%提高到17%;枣业使全县人均增收近300元,其中一个乡镇的农民人均枣业纯收入达到了2600元。高附加值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使广大农民从“长期收入低增长”中解脱岀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