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ID:43686026

大小:24.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汝城县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作者:汝城统计局----何成文文章來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5-15近年來,县委、县政府提岀“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战略H标下,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呈缩减趋势,农民对土地更加珍惜。因此,当前农村土地纠纷时有发生。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农民所需、农村所需,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诱发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成因1.农尺负担逐年减轻,土地效益提升,农民更加珍惜土地近年來,中央、省、市、县均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随着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征地补偿费川不断提高,土地效益大大增加,在许多

2、农民看来,土地乂获得了新生,成为很大部分农民致富的资本,因而寸土必争。2.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落实不到位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冇的农民外出多年,组里没给分地,冇的虽然户口在本村,但因婚嫁他乡,组里也没给地。还有的当时分地时遗漏了,因当时对土地重视程度不够,也没去及时纠」E。还有个别组,根本就没有搞第二轮土地承包,实施土地承包贵任制后,一直未对承包地进行调整,人地矛盾十分突岀。有的结婚十多年,生小孩儿个,一家多口却无地耕种,而有的农户,因人口减少,一人多份,共至摇荒。3.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损毁冇些农户遭一场水灾寸土“未留”,全家无地耕种,承包者乂无力恢复。冇些地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

3、也无法调整和更换土地,这些农民处于“上班无岗,种地无田,社保无份”的困境。4.土地征用、流转的违规行为近儿年來,我县农业展业开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电开发、矿山开发等征用、租赁了大最的土地,征地、流转过程中,冇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和政策法规,出现了违法征地、变相租赁的现象。冇的开发投资商未经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言接与承包方签订征地(租赁)协议,把集体所冇土地变为了个人买卖行为。有的土地流转租赁厉,将土地用于取土、建房、建厂,有的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土地板结,水土流失,破坏土地的种植条件,改变了土地的农业川途,给土地造成了永久性损害。二、产生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根源1.

4、体制方面因素改革开放以为,农民土地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这种体制在农村七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前,主耍是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來规定,缺乏国家法律和行政规章的完备规范。因此,十多年来,农村土地承包处于一•种疏松而欠严密的体制下,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土地调整频繁,或者•错误的理解上地承包永久制。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对这种松散而不稳定的局面形成路径依赖,这就造成了农村土地纠纷的体制原因。2.环境方面的因素影响法律实施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在农村,文化环境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的有大的影响。农民尚未形成以法律为至高地位,宣扬平等、公」E、

5、口由、尊重私利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公权侵犯私权的现象。3.主观方面的因素改革开放以來,我国法制建设和普法宣传都获得了极人发展,但限于人口较多,底子较薄的原因,目前农村某层组织和农民的法律意识还相对比较淡薄。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较低的科学文化索质和淡薄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必然会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效实施带来阻力。1.传统观念的因素几千年來,在我国农民观念中形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观念中,应根据人丁数目均分土地,人死了要退地,冇了新人口则要补地,。因此不少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増人不増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极力反对,奉行“五年一小调,十年一犬调

6、”调整承包地的做法。三、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对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冇关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般通过三种方式解决:一是基层组织解决;二是土地纠纷仲裁机构解决;三是通过诉讼解决。H前我县土地承包纠纷源于多个层而,需标本兼治,多管齐下。1.正确把握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则和要求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中央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一系列政策为依据,以二轮延包为基础,以维护稳定为核心,以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稳定为岀发点,坚决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做好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依法合理流

7、转土地。耍坚持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作川,以调解为主,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坚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创造冇利于农民向城氛化转移,土地经营向产业化、规范化、农民合作社方向发展的条件。2.切实抓好依法完善土地承包的基础工作当前出现的土地承包纠纷,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依法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中央关于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中一系列政策,农民依法亨有承包地的使川、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力。在法定承包期内,除为了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