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

ID:43689510

大小:11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2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_第1页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_第2页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_第3页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_第4页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姓名:学号:3130100347学院:专业:课程:园艺与人类指导教师:张明方杨景华摘要插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一种富于美的意象与包含了充分底蕴的艺术.由于传统文化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当今世界上有两种艺术风格迥异的插花,即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式插花•本文将从插花的起源与发展、不同国家花艺的流派与形成原因等角度,来追溯插花艺术的历史,并分析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正文插花是将自然界的花草采下,插入瓶、盆等容器中,以水供养,

2、用于供奉或欣赏。而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融合艺术构思,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和规范,插于花器中,使其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产生更高观赏价值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虽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在世界上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插花艺术,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插花艺术的两种风格也在相互影响与融合。东方式插花之古华夏:佛法田园诗酒花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佛教供花,在近2000年前己有了原始的插

3、花意念和雏形。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于风趣,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广受到文人的喜爱。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冋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此时插花达到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直至清朝乃至近代战火轰炸,逐渐没落。插花在附庸风雅的古代,作为充满了人文雅趣的艺术,是文人骚客醉心吟咏的广泛题材,散见于历代诗歌作品之中,如南北朝庚信《咏杏花》:“好折待宾客、金

4、盘衬红琼”,可谓是东方礼仪插花的草创;南宋杨万里“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幵”,对花器的颜色形状都开始留意起来;明代袁宏道“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校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以此颜君斋,一倍添研华。”诗中对插花构图的浅淡.斜正、曲直、清奢等艺术辩证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明代插花的风格特点。月有刘禹锡“翠黛叶生笼石翁,殷红子熟照铜瓶。”,朱淑真“一枝谈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芥子园画谱》更有题画诗云:“出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由此可见,古时插

5、花之风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过不得的。在风格上,中国插花艺术自由而不拘泥于形式:自然简朴,但色彩又较绚丽,富有生命力。在配色上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切忌对比强烈的色彩放在一起。对色彩的选用按中国传统习惯,红色代表欢庆,常用于婚礼生日和幸福愉快的场合;白色表示哀悼,常用于葬礼上;黄色被视作皇家和佛教的色彩;绿色作为永葆青春的象征,具有永垂不朽的意义。同时又强调画意,以线条造型为主,犹如中国画中几笔浑厚的笔触就构成了主线。几枝花枝的单线条构成了骨架,然后不断增添,各部分要呼应一致,要有韵律、节奏。例如水平线条可

6、视作安静与休息,曲线可视作优雅和动势。一端上翘的水平线条可代表向天空方向有韵律的运动,直上的线条可视作青春和凌云志,如竹。花枝线条千变万化,故表现力也非常丰富,柔美刚劲秀雅、苍古都可体现。此外,花材选择严格,既富象征意义,又具季节特色。以花明志的插花作品是中国插花艺术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花卉被用来联系着一定的情操和感情进行欣赏,因此被分成各种等级,有主有次,挑选严格。重点是非常注意与环境的统一,使室内家俱及其他装饰品,诸如盆花盆景、孔雀羽毛、名贵的大花瓶山石以及各种古董珍品都要相互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中

7、国式的插花艺术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沿革过程中,说到底是历代的文人、士大夫们赋予了它思想.形式和灵魂,因此,今人在插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间地在吸收.传承、沿革着传统文化的艺术观和文化观,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给了它骨血与灵魂,而诗歌、绘画、造园艺术等则给了它外形与肉身。老庄、魏晋玄学中自然、无为、清幽的意趣以及禅宗的将自然融入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人生境界、审美情趣沿展着这一传统艺术观和文化观。正是这种文化观及艺术观影响了插花艺术的艺术思维和意境的表达。“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

8、融化,体合为一的精神,才能启示艺术境界的灵感”。东方式插花之和式花道:静、雅、美、真、和日本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日本飞鸟时代(公元7世纪),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任唐使节,致力于佛教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小野妹子曾三次来中国,不断地将唐代礼仪、佛前供花以及供花用的青铜花瓶、祭坛器血等传至日本,使日本佛教得以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祭坛插花的兴起,并发展为早期的祭坛插花艺术。小野妹子完成使节使命后,居住太子创建的六角堂的池坊,首先制定了祭坛插花时的花材配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