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

ID:43690766

大小:3.09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10-12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_第1页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_第2页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_第3页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_第4页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程门立雪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它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第3课宋明理学一、背景:二、含义:什么是理学?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现象?佛教兴盛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

2、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

3、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三教交融一、背景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受挑战儒、佛、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2)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3)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

4、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图》(明·丁云鹏)图中的三教是:_______、____、____儒佛道“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泰山名胜—红门宫穿儒者服饰的孔子戴帝王冠冕的孔子从左图到右图的孔子打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知识拓展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

5、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教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二家的压力。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唐中叶以后,儒学大师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率先提出要复兴儒学。他们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入儒与援道入儒。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所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

6、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韩、柳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氏二兄弟)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的朱子可以说正式实现课堂探究: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叛。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汉之治过于唐矣,汉有纲正。--程颐程颐认为:“

7、汉之治过于唐”的理由是什么?由此理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课堂探究石介的《中国论》说:“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

8、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老聃像提示: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把佛教和道教说成夷狄之教,激发人民对佛道的排斥厌恶心理,从而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一、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儒学的统治地位;三教交融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受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