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

ID:43708107

大小:13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13

痛性眼肌麻痹_第1页
痛性眼肌麻痹_第2页
痛性眼肌麻痹_第3页
痛性眼肌麻痹_第4页
痛性眼肌麻痹_第5页
资源描述:

《痛性眼肌麻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痛性眼肌麻痹【概述】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1954年Tolosa首先报道1例具有眼眶周围疼痛、同侧眼球运动神经(Ⅲ、Ⅳ、Ⅵ)麻痹及角膜反射减弱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末端到虹吸部的狭窄,尸检发现动脉外膜炎。【概述】1961年Hunt又报道了6例相似的患者,均表现为眼眶周围疼痛及Ⅲ、Ⅳ、Ⅵ脑神经麻痹,症状数月或数年缓解或复发,包括脑血管造影在内各种检查及手术均未发现海绵窦异常,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完全缓解,命名为“痛性眼肌麻痹”。1996年Smith又报道5例,并称之为Tolosa-Hu

2、nt综合征。【病因】Tolosa-Hunt综合征的病因不明。病变为海绵窦或眶上裂非特异性炎症。病理特征为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周围炎或海绵窦局限性硬膜炎。病变性质为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支持本征的免疫学假说。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位于海绵窦前部、眶上裂及眶尖的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因】Tolosa-Hunt综合征的主要病变部位是海绵窦,其解剖特征主要为:①窦内神经通过的上下顺序是Ⅲ、Ⅳ、Ⅵ、Ⅴ1、Ⅴ2。②颈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在第Ⅲ对脑神经的内侧。③Ⅴ1在眶上裂上部,与第Ⅲ对脑神经相邻,Ⅴ2位于海绵

3、窦后下方,不通过窦的前壁;Ⅴ3不通过海绵窦。④两侧海绵窦由环窦相连,因而海绵窦症状可扩展或两侧交替出现。【临床表现】本病发病无性别差异,以壮年至老年多发,大约70%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上颌窦炎、低热等病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早期一侧性眼球后眶区周围剧烈疼痛,可放射到额部或颞部。疼痛的性质多大为持续性胀痛、刺痛或撕裂样剧痛;一般出现于眼肌麻痹前,少数疼痛出现于眼肌麻痹后;可有恶心、呕吐。数天后痛侧眼肌可有不同程度的麻痹。主要以动眼神经受累为主,其次是外展神经。可表现为第Ⅲ、Ⅳ、Ⅵ对脑神经全部受累

4、,眼球固定,眼球突出,呈海绵窦综合征。眼内肌受累相当少见。【临床表现】病变累及视神经可出现视力改变,少数出现视神经萎缩。病变亦可使眼球、眼眶部静脉回流受限,产生眼睑浮肿、结膜充血,也可有视乳头水肿。有些患者可损害三叉神经第1、2支出现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消失。【临床表现】尚有少数患者侵犯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出现Horner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病程一般为1~6个月。少数患者可呈两侧交替病变。本病的预后良好,症状可有自行缓解和再发的倾向。仅个别患者遗留有某些神经功能不全。实验室检查

5、脑脊液可表现为蛋白和细胞计数增高,其他各项数值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血沉、血浆γ球蛋白、C反应蛋白可出现增高。影像学检查CT扫描:病变同侧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可合并眶上裂扩大或眶尖部高密度影与海绵窦病变相延续。CT值多在52.3-56.9HU。影像学检查MRI检查:当CT尚未发现海绵窦病变时,MRI可显示海绵窦内不正常软组织影。病变显示为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稍高或等信号,海绵窦病变与眼眶异常信号相延续。颅内病变信号与脑组织信号强度相同,眶内病变信号强度与眼外肌相同,因此采用脂肪抑制和强化,显示病变更清晰,显

6、示率更高。影像学检查行DSA检查,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管壁不规则狭窄。或颈内动脉末端到虹吸部狭窄。认为可能是炎症侵犯海绵窦及颅神经的同时也侵蚀血管壁。眶静脉造影可表现为眼上静脉闭塞;形成侧支静脉;同侧海绵窦显影模糊混浊。【诊断】2005年头痛病患国际分类中指出THS的诊断标准为:①1次或多次单侧眼眶疼痛,疼痛为持续性,程度较剧烈,如不治疗可持续数周;②第3、4和(或)第6颅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受累,MRI或活检可有肉芽肿表现;③轻瘫与疼痛同时或先后2周内发作;④经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疼痛与轻瘫于72h内可消失;⑤排除动脉

7、瘤,肿瘤、血管炎、颅底脑膜炎等其他原因。【诊断】目前临床认识到不能过分强调激素治疗显效的诊断价值,因为淋巴瘤、血管炎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出现激素治疗好转的表现,会有一定的误诊率。故MRI或CT发现异常病变者,且激素治疗好转者,需要经活检或随访至少2年(包括发病初期MRI阴性表现病例)以除外其他疾病。【鉴别诊断】①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多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起病急,瞳孔不受累,疼痛程度较轻。同时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血糖、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结果、影像学阴性,营养神经,控制血糖治疗后好转等有助于鉴别。②颅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

8、瘤:如鼻咽癌、淋巴瘤,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易于鉴别。淋巴瘤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可好转,骨髓穿刺或淋巴结病检可确诊。【鉴别诊断】③海绵窦前部或眶上裂动脉瘤:有瞳孔散大、脑膜刺激征阳性,DSA、头颅CT血管成像(cTA),头颅MRA可证实。但由于急性出血后供血动脉痉挛或血肿压迫等原因,DSA对已破裂的动脉瘤阳性率低,单次DSA或CTA阴性,不能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