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师素养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

ID:43719112

大小:62.26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3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_第1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_第2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_第3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_第4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与教师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与教师素养教育部有位领导说:实施新课程,成也师,败也师。教师因素在整个新课程实施中,是关键“部分”,是“核心”。这一“部分”不到位,新课程极有可能是花架子,摆样子。要实施新课程,我们必须进行“扬弃”。但要想舍弃已经成为经验而又与新课程理念相冲突的内容,无疑是痛苦的,犹如新生儿总要面对阵痛一样。这不仅意味着刷新,更重要的是重组、创造。比如,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千百年来“惟师独尊”观念的挑战;新的知识生成观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观的挑战;课堂重建对老师独霸课堂的挑战,等等。这不是仅凭听了几次讲座、报告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经常说,我们老师是知识

2、渊博的,其实我们大家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到底渊博到什么程度。我们要求学生是天天进步,每个学期都上新台阶,但如果学生反过来问我们呢?我们是否能够回答!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可以说出多少教育的理论?又真正整本通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孔子、叶圣陶、陶行知的著作?在平时,我们问津最多的是教育类报刊杂志还是休闲消遣类的书报?我们总是向学生介绍这本书那本书,我们自己到底又读过多少书?我们在说起写作理论来一套一套,自己下笔写个小结、论文是不是又如手握千钧之笔?因此,我们有时是不是有“要求于人的甚多,要求于己的甚少”之嫌疑?故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尤应大兴学习之风,学教育

3、理论,学课程标准;书上学,网上学;既读书,又写作。不断丰富我们自己的原始积累,厚积而薄发,真正做到与时代同步,与新课程同步,与学生发展同步.新课程与落实"双基"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成新课程只要最高的层次要求,把更多的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拔高了教学要求,忽视了学习的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美国早

4、在几十年之前就进行了我们今天才开始的教改,结果实践下来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每况愈下,不得不回过头来向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学习。或许应多少给我们一点启发。即使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脱离语文情境进行貌似人文,实则空洞的说教。其实这个问题,教研员朱老师已一早提出,实施新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渗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思想,更要在变革了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而这也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人的发展是要先学会走路才学会跑,语文课作为一门母语学科,要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的理解是先有工具性(即双基落实),再才有可能去

5、讲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这样的落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不然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课程中提倡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因为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走进"语

6、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课程整合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比较全面,方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愈来愈多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以现代科技手段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这一点反映在多媒体的运用上尤为突出。诚然,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展示了其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7、,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在实施新课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强调讨论的是它的如何应用而不是讨论其有无运用的必要。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都必须结合学科特点,恰当的运用,才能相得益彰,而且改不了他们都只是辅助手段的本质属性。倘若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教师使用各种教育手段的熟练程度,那就事与愿违了。比如板书,在黑板上写,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机动地处理。一旦改为电脑投影,结果常见学生回答不到标准答案,老师就在那儿兜圈子,大有不说到标准答案决不

8、罢休之势,当然,教者也是欲罢不能,无可奈何。殊不知,电脑是死的,而人脑是活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原本几句话可以说清的,却要兴师动众地摄成像,再用电脑放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