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

ID:43730385

大小:103.33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13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屮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徳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上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朵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乂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來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木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2的

2、重点内容。二、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后代的许多特性与亲代相似,是随处可见的现彖,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徳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并且学生在初屮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此外,学生学习过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比和比例、二项式幕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本章毕不可少的基础。能力方面: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还不完善;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对探究的口的性、过程以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三维”

3、目标的要求,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三、教学目标1、阐明孟徳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彖。3、体验孟徳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结合上述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情。木节的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1、阐明孟徳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四、教法学法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新课标的耍求和高二学生的实际,我采用“问题一活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

4、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一—演绎法)。同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来学习。下面重点谈谈教学过程。5教学过程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分为以下4个环节包括情景导入、新课学习、当堂训练和课堂小结,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休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联想到“遗传”一词,同时指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冋答以下问题。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设计意图)这样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5、学习兴趣,并II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二)新课学习下面进入新课学习环节,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四大块内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提出问题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K讲述II利用挂图让学生边思考边讲解。并引入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接着提出问题2: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K讲解》:利用书上给出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3:1这个实验结果出现的必然性紧接着通过提出问题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开始进入【对分

6、离现象的解释】这一板块的学习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结合一对和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的原因,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1.遗传I大I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屮是成对存在的1.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由此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提出问题4: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的3:1的结果吗?为了直观讲解,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

7、关的问题后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发现: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I大I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三、对分离现彖的解释的验证讲述:孟徳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吋的纠正。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

8、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屮,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提出问题5: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徳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Z处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引入假说一演绎法这一重点内容。四、分离定律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并对照课本给出的分离定律内容进行完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三)当堂训练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组由易到难的练习题。(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屮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徳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上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朵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乂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來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木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2的

2、重点内容。二、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后代的许多特性与亲代相似,是随处可见的现彖,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徳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并且学生在初屮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此外,学生学习过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比和比例、二项式幕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本章毕不可少的基础。能力方面: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还不完善;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对探究的口的性、过程以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三维”

3、目标的要求,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三、教学目标1、阐明孟徳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彖。3、体验孟徳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结合上述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情。木节的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1、阐明孟徳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四、教法学法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新课标的耍求和高二学生的实际,我采用“问题一活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

4、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一—演绎法)。同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来学习。下面重点谈谈教学过程。5教学过程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分为以下4个环节包括情景导入、新课学习、当堂训练和课堂小结,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休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联想到“遗传”一词,同时指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冋答以下问题。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设计意图)这样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5、学习兴趣,并II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二)新课学习下面进入新课学习环节,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四大块内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提出问题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K讲述II利用挂图让学生边思考边讲解。并引入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接着提出问题2: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K讲解》:利用书上给出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3:1这个实验结果出现的必然性紧接着通过提出问题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开始进入【对分

6、离现象的解释】这一板块的学习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结合一对和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的原因,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1.遗传I大I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屮是成对存在的1.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由此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提出问题4: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的3:1的结果吗?为了直观讲解,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

7、关的问题后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发现: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I大I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三、对分离现彖的解释的验证讲述:孟徳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吋的纠正。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

8、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屮,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提出问题5: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徳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Z处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引入假说一演绎法这一重点内容。四、分离定律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并对照课本给出的分离定律内容进行完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三)当堂训练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组由易到难的练习题。(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培养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