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

ID:437466

大小:1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02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环境科学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摘要]我国在1987年建立第一个人工湿地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1】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探讨,深化我们对人工湿地的了解。[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处理;9Researchonconstructedwetlandssewagetreatmen

2、t[Abstract]Chinain1987toestablishthefirstartificialwetlandhasbeenachievedmanygoodresults.Theconstructedwetlandsystemisanintegratedecosystem,alsoit’sanewwastewatertreatmenttechnologybeingdevelopedandapplied.Ithassuchadvantagesaslowinvestment,highqualit

3、yeffluent,increaseofgreenland,simpleperformance,andcheapoperationfeeect.Itisbasedontheconstructedwetlandtreatmentofsewage,todeepenourunderstandingofthewetland.[Keywords]wetland;ecosystem;wastewatertreatment91.前言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也叫构建湿地,其设计和构建是通过

4、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和优化组合来进行的,也是利用这3种作用的协调关系作用来进行废水的处理。【2】它是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它出水水质好,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效率,运行维护管理方便,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比较适合于管理水平和高、水量及水质变化不很大的城镇。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处理机制及处理系统中的物质变化过程有较大差异。为此,对人工湿地的构成、出路机制及废水中一些常见物质(包括有机物、氮、磷、氧)在其中的变化过程,进行综合说明。2.人工湿地2.1人工湿

5、地的分类根据湿地中主要水流形式人工湿地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面流湿地。污水在其填料的上面漫流,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由浸没在污水中的植物茎基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完成。图(1)(2)潜流湿地。是由滤料层与植物共同构造的系统,是一个由填料、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3】污水经配水系统均匀分配并缓慢流过填料床植物根系并被其中的植物与微生物处理。(3)立式流湿地。即垂直流湿地,系统综合了上述2种湿地的特点,其构造要求也相对较高。表面流湿地和立式流湿地因环境条件差(易孳生蚊虫)处理效果受气温影响较

6、大以及对基建要求较高,现多不再采用。故人工湿地大部分采用潜流式湿地系统。【4】图(2)92.2人工湿地的组成(1)基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人工湿地主要是以石块、砂土、土壤、沙粒为主要基质。当污水流经人工湿地时,基质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的途径(如吸收、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等)来去除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5】同时,基质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载体、营养物质,并且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2)微生物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的运输,将氧气输送到根区,在植物根系周围微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区、兼

7、氧区和厌氧区。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可在好氧区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常见的微生物有磷细菌、硫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等。它们在分解有机物质、脱N除P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3)植物。植物是湿地中重要的去污成分,根植于填料层中,不仅可通过自身的生长与繁殖,消耗大量有机污染物及无机物还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湿地填料中附着生长的微生物提供氧气。用于处理湿地的植物通常是具有美化景观作用的水生草本植物,一般有以下特点:耐污性能好,处理效果好吸收能力强,成活率高;根系发达,茎叶茂密,输氧能力强,生长快、

8、生长周期长;抗冻、抗热、抗病虫能力强;易于维护管理。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有:芦苇、凤眼莲、香蒲、菖蒲、美人蕉等。例如:人工湿地中有芦苇存在时,对NH4+、N的去除率接近100%,而无芦苇时,仅为40%到75%;凤眼莲这类漂浮植物,有极快的繁殖速度,且根系直接从水体中吸收养分与元素,并对悬浮颗粒产生过滤与吸附效果。湿地草本植物可通过吸收移走大量养分,尽管它对BOD和TSS的去除效果较低。因此,如果能持续收获草本植物(如芦苇)成熟的茎叶就可保证污水中的养分被持续有效地移走。但目前大规模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