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

ID:43756744

大小:1.63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10-13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第一章:行星地球一、宇宙中的地球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2.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犬体系统:各犬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宇宙一(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I—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3.太阳系及其成员:•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又可以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水

2、、金、地、火星(2)巨行星:木、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虽体积适宜一一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氨。•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纬度差界T热量差界: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Z。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H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

3、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了(周期11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一>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了流扰动地球电磁场T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T产生极光。三、地球运动: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1.地球自转:•绕转屮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59,•口转方向:从北极上

4、看地球自转是逆吋针,南极上看是顺吋针。•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ho•线速度:赤道最人(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3・地球公转:•绕转中心:太阳•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H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公转轨道:椭圆形近口点(1J1初,角速度和线速度蝕大),远日点(7刀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tl点附近。•黄赤交角(23°26‘):黄道血+赤道面4.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产生昼夜更

5、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和口转产生:黄赤交角(23°26,)。5.地球运动的计算:•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具太阳高度为0。晨线:由夜变为昼。昏线:由昼变为夜。•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相邻两个吋区相差1小吋。解题的三个方法:(1)求时区:时区序号=己知经度/15°,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和减,异区相加(3)“东加西减”:所求

6、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一”•日界线:原则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夏至6.22冬至12.22秋分9.23北回归线春分321春分肿南回归线•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口犬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2)某地昼长2x,则日出为12:00—x,S落为:12:+xo(3)春秋分Fl: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H出,1&00H落。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

7、昼夜平分,6:00H出,18:00H落。•正午太阳高度:H=90-I((p±X)I说明:(p为所求地纬度人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丿IJ(p■入;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p+X:•A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吋为:12:00o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研究手段:地震波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2.地球内部

8、圈层•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而,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而。•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受热•能量來源:太阳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T大气削弱T地面吸收T地面辐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