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

[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

ID:43763573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_第1页
[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_第2页
[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_第3页
[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名家诗词风格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理工大学唐朝名家诗词风格浅谈赫思奇07102102232010-12-15指导老师:骆冬松唐朝名家诗词风格浅谈0710210223唐诗是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是中国古典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深远,且流传广泛。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冇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

2、》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己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木文就唐朝著名的几位诗人浅谈其诗词的风格。王孟山水诗王维山水山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屮冇诗”。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刀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他的诗中也冇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Z语。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吗”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

3、,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诗境明秀,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如《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多单行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而是冇区别的。王维山水111园诗具冇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皿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塚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

4、,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Z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Z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高岑边塞诗在边塞诗屮,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杂糅,使其诗歌创作颇多感僦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i种感慨悲壮的美。而在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卜•,诗人卬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

5、丽起來,并热情地加以歌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上的不同: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屮带冇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彖,浪漫的想彖,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役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累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

6、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体势十分灵活。白居易口居易的闲适、感伤、朵律诗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和其讽喻诗同样具有极强的世俗性特征,但关注点不同,讽谕诗是以客观社会现实为对彖,体现诗人的“兼济之志”,是对杜甫写实精神的继承;而闲适、感伤、杂律待是以个人为中心,表现个人日常生活屮的种种体验和情绪情感,体现他的“独善之义”。这类作品是中唐诗歌的主流,也是片居易后期作品的主流。秋雨夜眠是诗人们常写的题林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口居易有《秋

7、対初屁》,两相对照,盛、中唐诗人不同的情怀就十分清楚了

8、。杜甫而对秋天的风雨是悲壮地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自己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想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想到天下的寒士,其博达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令人景仰。白居易的《秋雨夜眠》则刻画出了一个闲适老翁形象。心无所虑,淡泊闲散,是一个普通的世俗的人,一个享受着生活的人。观口居易闲适诗作,都是表现士大夫的世俗而、人情而,展现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精神状态,思想活动,特别表现了士大夫文人对于精神愉悦、心境闲适的努力追求。可以说,《秋雨夜眠》中的“老翁”是几百篇闲适诗屮反复集造的形象。诗屮人物都是知足保和的,触境

9、怡情而不是触境伤情,是闲适诗作的基调。白居易在诗中反复表白“同岀天地间,我岂异于人”,“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强调门己是世俗社会的普通一员,而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国之栋梁。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是知开乐命,任随口然的生活,“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在平凡生活屮寻求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