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技术

ID:43764683

大小:685.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半夏种植技术_第1页
半夏种植技术_第2页
半夏种植技术_第3页
半夏种植技术_第4页
半夏种植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夏种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半夏简述半夏老百姓习称旱半夏,乂名:三叶半夏;半月莲;三步跳;地八豆;守田;水玉;羊眼。该物种全国都有野生分布,半夏属天南星科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人,生食0.1-1.8g即可引起屮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小鼠腹腔注射半夏浸膏LD50相当于块茎13.142g/kg,慢性中毒引起死亡的原因nJ能与刺激肠道产生腹泻冇关;注射20g/kg

2、块茎的乙醇提取液,人部分共济失调,死亡。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纶草本植物。髙15〜35cm,块茎近球形,直径0.5〜3.0cm,基牛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cm,叶柄下部有一口色或棕色珠芽,直径3〜8cm,偶见叶片基部亦具一口色或棕色小珠芽,直径2〜4mrm花单性,花序轴下着生雌花,无花被,有雌蕊20〜70个,花柱短,雌雄同株;雄花位于花序轴上部,白色,无被,雄蕊密集成闘筒形,与雌花间隔3〜7mm,其间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mm的小孔,连通上下,花序末端尾状,伸出佛焰苞,绿色或表紫色,直立,或呈“

3、S”形弯曲。2种植技术2选地整理半夏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种植地宜选择高海拔、疏松、肥沃、湿润、FI照不强的山间缓坡地域小平地。土地经多次翻耕打碎,每宙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作棊肥,起畦高20厘米、宽100〜120厘米。由于半夏属耐阴性植物,可在果园和高杆作物下进行间作。2.2繁殖方法(一)球茎繁殖。在11-12H选择无病虫害、不受伤、直径1・1.5厘米的球茎作种用,放通风处晾天后,在室内阴凉处贮藏,或当年采挖当年种植。(二)珠芽繁殖。在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将叶柄上长出的珠芽采集后种植。半夏种植时间

4、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前将球茎大小分级,分別下种,以便管理。按行距15・20厘米开沟(沟深5厘米左右),再按株距1.5厘米把球茎或珠芽均匀播于沟内,覆土平畦血,上覆盖一层稻草或无籽杂草,并用水淋透畦面。一般每亩播放球茎100-120公斤或珠芽50-60公斤。2.3田间管理(半夏高产重点)(一)及时追肥。半夏半夏是一种喜肥植物,出苗后即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000-2000公斤,以后看苗再进行多次追肥。小满以后,当笫一批珠芽长出许多新植株时,川块内植株密度增大,而且球茎生长迅速,需要水肥较多

5、,此外耍重施粪肥、饼肥和尿素,每亩就放腐熟厩肥、草皮灰混合肥4000-5000公斤,同时加放花牛秋50公斤(经粉碎堆泯过),撒施于畦而上。施肥后即进行培土,防止肥料流失。(二)做好排灌和培土。高温和土壤T•燥,往往会引起植株枯黄,其至倒苗,直接影响块茎生氏。因此,在半夏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植株和块根生长;雨季要抓好排水工作,防止球茎腐烂。每年6月以后,成熟的种子和珠芽陆续落地,宜在芒种(6月上句)至小暑(7月上旬)进行两次培土,以利珠芽人土生长,长成新的粗壮植株。培土从畦边取土打碎,均匀

6、地撒在畦面上,厚约1・5厘米,再用手将土拨平,以防积水。(三)适时摘蕾。为了促进球茎生长,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当植株抽苔时,要分期分批把长出的花苞摘除。此外,半夏繁殖力强,珠芽落地后,牛长极快,不易清除。因此,佛焰苞长岀时必须把它摘除,使球茎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半夏产量。2-4病虫害防治(一)球茎腐烂病。一般在雨季和低洼渍水处发生。发病后,球茎腐烂,地上茎叶枯萎。防治方法:要注意排水,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的石灰水浇灌病株病穴,或在病穴处撒施石灰粉,防止此病蔓延。(二)缩叶病。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多

7、在夏季发生,发病后小叶皱缩扭曲,植株变矮、畸形。防治方法:一是彻底消灭传播病源的蛛虫;二是选用无病植株留种。(三)酚虫。其成虫和幼虫吮吸嫩叶嫩芽的汁液,使叶片变黄,植株生长受阻。防治方法:一是在蚣虫发牛•期,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稀释液喷洒;二是用灭酚松(灭财灵)1000-1500倍稀释液喷杀。(四)菜青虫。其幼虫咬食叶片,造成孔洞和缺口,严重时,整片叶被吃光。可在发生期用90%敌百虫1500倍稀释液或敌敌畏1000倍稀释液喷杀。2.5采收加工1、适时刨收:半夏的收获时间对产屋和产品质虽影响极大。适

8、时刨收,加工易脱皮、干的快、商站色口粉性足、折T率高。创收过早,粉性不足,影响产量。刨收过晩不仅难脱皮、晒干慢,而且块茎内淀粉已分解,加工的商品粉性差、色不白,易产生“僵子”(角质化)质量差,产量更低。倒苗后再创收,费工三倍还多。多年人工栽培半夏研究结果表明,半夏的最佳创收期应在秋天温度降低于13度以下,叶子开始变黄绿时创收为宜;黄淮地区气温13度正为“秋分”前后;长江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