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

ID:43767571

大小:7.6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4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_第1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_第2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_第3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_第4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夏季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培训内容提示一、学校及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如果得了传染病,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和体征呢?低度发热:37.3℃~37.9℃中度发热:38.0℃~38.9℃重度发热:39.0℃~40.9℃超高热:>41.0℃充血疹出血疹疱疹水痘手足口病猩红热皮疹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昏头痛传染病的几个特点一、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二、传

2、染性这是与其他疾病最重要的区别三、流行性:散发、流行、暴发三个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四、感染后免疫绝大多数传染病病愈后都具有免疫力,如水痘、麻疹患病后可终身免疫。三、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易感人群三环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性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一、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脑膜炎流感肺结核伤寒、副伤寒甲肝(一)手足口病1、概念: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3、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该病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广泛:(1)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2)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传播(3)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3、手足口病流行特点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临床症状表现:(一)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二)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

4、)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隔离期限:发病后14天4、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手足:斑、丘诊,不易溃破,很快结痂或疱疹。口:快速融合成片,易破溃,疼痛明显。5、手足口病的预防该病目前无特异性的疫苗可预防,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一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条件具备时可煮沸30

5、分钟。二是要经常对教室、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多通风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三是注意教室寝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孩子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每日对座椅、扶手、门把手、餐具、玩具、毛巾、口杯等重要部位及物件进行消毒。四是要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睡眠充足,多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2021/8/24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学校及幼儿园老师、家长一定牢记,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12345二、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腮腺炎

6、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与冬春季。主要发生在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除引起腮腺炎外,还可引起脑膜炎或脑炎,重症可导致死亡。男孩合并睾丸炎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不育。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可预防。隔离期:发病后21天典型临床表现初期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多数患儿症状不重或不明显。起病1-2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1-2d后对侧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触痛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

7、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高,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全身症状轻微:发热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头面部、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病后终身免疫。隔离期至少14天,至完全结痂。五、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6月—5岁小孩发病最多。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眼结合膜充血、麻疹粘膜斑、全身皮

8、疹,易引起肺炎、脑炎,重者可死亡。预防:接种麻疹疫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