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

ID:43767675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4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_第1页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_第2页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_第3页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_第4页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德育_中级德育_高级德育-张正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德育・中级德育・高级德育张正江(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摘要: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不仅应根据学校教育阶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更应根据道徳的内在屈性来划分。道徳有三个层次:基础道徳(习俗道徳、品德、道德行为习惯)、理性道德(包括道德理性和理性的道德情感)、道德信仰。古今中外许多德育哲学家和德育心理学家己认识到道德的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据此,道德教育有三个层次:基础道德教育(品德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中级道德教育(理性道德教育)、高级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教育)。关键词:基础道德;理性道德;基础德育;中级德育;高级德育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我国的

2、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中学)、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相应地,学校德育也包括初等德育(小学徳育)、中等徳育(中学徳育)、高等徳育(主要是大学徳育)。那么,小学徳育、中学徳育、大学徳育之间是什么关系?显然,是递进关系。但是,具体如何递进?从小学德育到中学德育、大学德育,显然不仅应是量的发展、增加、范围的扩大,更不应仅是积累再积累、巩固再巩固的过程。它们之间在保持基木的共同性和逐渐递进的同时,还应具有一些质的差异性、质的提升。一、当今我国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的关系与存在的问题当今我国的学校德育,在小学主要是品德教育、美德教育、品格教育、基本道德与行为规范以及良好行

3、为习惯的教育等。在屮学,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法制教育等。在大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等。可以看出,从小学徳育到大学徳育,在坚持基本道徳教育的同时,逐渐增加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这就体现出从小学徳育到大学徳育的共同性与差界性。其共同性主要是:都坚持品徳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等。差异性主要是:一是学科范围在扩张,即从道德领域逐渐扩展到法制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意识与哲学领域,以及社会主义传统教育,等等。二是随着学牛牛活领域与视野的扩大而逐步增加德育的时空范围,如从小学到大学,德育内容逐渐从学牛的日常生活范围(家庭、学校、社区)扩大到社会、国家、世界

4、,吋间上从当下延伸到历史屮去,内容范围则从生活、社会扩大到自然、文化等。上述小学德育、屮学德育、大学德育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是合理的。但是,还不是完善的。我国的德育是一种大德育,即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环保教育等几大部分。当前我国德育从小学到大学,只是在坚持道德教育的同时,逐步增加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因此,当前我国德育从小学到大学的变化,体现出的只是德育外延的变化、增加、丰富、拓展,而没有体现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质的发展变化特征。如果我们问一问:从小学到大学,道德教育应有哪些不变与要变的?法制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应有哪些不变与要变的?政治教育从小

5、学到大学,应有哪些变与不变的?思想意识教育从小学到犬学,应有哪些不变的和要变的?……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就会发现问题Z所在:在同一领域,从小学到大学,有哪些不变与要变的?下而仅以道德教育领域为例,来分析从小学到大学,应有怎样的关系?即:小学道德教育(乃至小学之前的学前道徳教育)、中学道徳教育、大学道徳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怎样的?二、探讨小学道德教育、中学道德教育、大学道德教育之间关系的思路那么,如何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可能的思路有:第一,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自的性质与目的、根本任务,来探讨小学道德教育、中学道德教育、大学道德教育的关系。第二,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大

6、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特征,来探讨他们的道德发展变化规律与特征,从而确定相应的道德教育。第三,从道德白身的属性、特征、结构、本质等角度,来探讨相应的道德教育。首先应从哪个角度切入呢?我们先来看看其他教冇活动是如何做的,或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育、大学数学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确定的?显然,同样可以从各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或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入手。但是,最基木的,应是分析数学的内在结构、构成。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育主要是认识数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几何图形等基木内容;中学主要是学习代数、函数、立体几何等,犬学主

7、要是学习微积分、概率论等高等数学。可见,从各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或从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确定相应的道德教育、数学教育、语文教育等,是一种从外部入手的思路。要研究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的关系,应进入数学屮去,掌握数学的结构、组成内容等。那么,同样地,要确定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工作还是要进入道徳领域去,把握道徳的结构、组成、体系等内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育、大学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那么清晰、确定,不仅仅在于人们对小学教育、中学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