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43782006

大小:62.7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4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柴油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提出的理由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涌来,全球制造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调整和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纷起应对,制订国家战略,以求在行将到来的变革中取得主动。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口号。德国提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英国制订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相继提出物联网和机器人战略,法国起草了《未来产业》规划,韩国则有“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等,无不是为促进本国制造业适应未来、赢得发展。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

2、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应。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柴油机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攀枝花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攀枝花某某工业园,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

3、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攀枝花,四川省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川滇结合部,南连东盟自贸区,北连成渝经济区,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城市、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被誉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攀枝花1965年建市,辖三区两县,面积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是著名的移民城,人均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四川前列。正由钢铁之城向飢钛之都、由工矿基地向阳光花城、由资源型城市向康养胜地、由三线建设城市向四川南向门户转变。攀枝花是中国饥钛之都。钛、饥、石墨储量分别位居

4、世界第一、世界第三和全国第三,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饥钛产品及含飢钛钢铁生产基地,全域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正加快建设世界饥钛产业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特大型钢铁饥钛企业集团——攀钢。攀枝花是中国康养胜地。年均气温20.3°C,冬暖夏凉,温度、湿度、高度、洁静度、优产度、和谐度“六度禀赋”适宜康养,入选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康养+”产业正在兴起,正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攀枝花是四川南向门户。东盟十国商团入驻,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加速形成。航线直通京、沪、渝、蓉、深、汉;高铁和“一环六射”高速路网正在建设;未来将打通金

5、沙江航道。(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攀枝花某某工业园建设,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4160.40平方米(折合约81.20亩),净用地面积54160.4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1.2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柴油机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柴油机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76%,建筑容积率1.6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3%,固定资

6、产投资强度221.27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实干成就实力,趋势扩大优势。随着众多大项目、大企业的落户,台州制造业将提前走出困境,台州的产业前景非常美好。只要我们立足制造业这个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继续这样不遗余力地开拓进取,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车”,未来十年我市将基本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制造业产业生态,制造业结构也更趋合理,制造业自主创新、质量效益、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

7、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正如企业家邱继宝所说,“先进制造业给台州一个机会,台州将还世界一个奇迹”0(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超过10%0其中工业部分收入增长是同期工业总体收入增速的5倍以上,工业部分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5%,而2015年上半年工业总体利润负增长0.7%o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实现稳增长的中流砥柱。(三)经济新常态准确认识、深入认识、全面认识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是做好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新常

8、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