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ID:43783766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1页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2页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3页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4页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三小-郭成伟-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年级(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郭成伟—、成绩分析一年级二班数学应考35人,实考35人。总分:2953分及格人数:35人优良人数:25人分段统计:均分:84.37分及格率:100%优良率:71.43%100分:0人9099分:9人8089分:15A7079分:9人6069分:1人60分以下:0人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容量大,所考知识点全面,但难度较大。试卷共分九个大题,下面对每个大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在教学中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一大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17分)这道题失分比较严重。一年级学生都是老师读一

2、题做一题,好多学生都不听老师读题,认为自己平时还可以,凭着感觉做,但自己又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失分。今后要强调学生认真数认真写,填好后再数一遍,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第二大题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9分)从本题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不很大,但口算能力差,好多都还靠扳手指才能算出来。今后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特别要注重差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第三大题找规律。(每题3分,共6分)从这道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第1小题两数之间相差3,这一规律较难有60%的学生搞不清,造成失分,今后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第四大题找规律,涂

3、一涂。(每题2分,共4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对,只有两三个同学画蛇添足,不认真听题,以后要强调学生认真数认真写,填好后再数一遍,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第五大题排列顺序。(共6分)这一项整体做的还不错,只有个别学生出现数字遗漏现象。第六大题比一比。(共6分)从这道题的答题情况来看,有四五个学生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搞不清,造成失分,还有几个对于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弄混淆,今后要注重差生的辅导,加强个别辅导。第七大题数一数,填一填。(共8分)这道题失分相当严重,主要原因是试卷上的图形不规范,质量差,特别是分不清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正方体和长方体。第八

4、大题用数学。(共26分)这道题主要考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理解。同学们失分比较大,特别是一图列四式问题较大,还有一部分同学根本不会看图画应用题的图,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列加法算式,什么时候该列减法算式,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弄清求一共有多少就要用加法算,求部分或者还剩下多少就用减法算。另外还要从看图说话练起,要求学生把从图上看到的和自己对图意的理解说出来。第六大题按照下面排列的样子,接着画下去。(每题5分,共10分)这道题因为平时我们也训练过很多次,所以得分比较高。三、教学得失分析(一)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

5、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加减运算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6+2时,把加法当成减法计算,故结果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3个长方体,认为那个倾斜的长方体不是长方体,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在第8大题平时

6、训练较少,失分较多。主要有两个原因,学生不知道是一图四式,另外题目的图不清楚,让学生遇到了障碍。(二)拔高题上失分,尤其是第九大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一)必须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

7、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二)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三)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

8、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