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ID:437838

大小:4.2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7-08-02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1页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2页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3页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4页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海洋科学珠江磨刀门河口盐淡水混合过程分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国内外研究动态河口盐水入侵随着潮汐的强弱、径流量的大小和河口边界条件不同而变化,盐淡水混合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弱混合型(或称高度分层型)、部分混合型(或称缓混合型)和强混合型(或称充分掺混型)三种类型。盐淡水混合类型的划分标准有的用混合指数M,有的用分层系数N。1969年西蒙斯(Simmons)根据现场测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一个潮周期内注入河口的径流量与潮流量之比定义为混合指数M,以此区别盐淡水混合的类型[1]。奥菲塞(Officer)在西蒙斯经验的基础上指出

2、:M≥100为弱混合型河口;当M在10-1附近时盐淡水部分混合,河口属部分混合型;当M<10-2时河口属强混合型[2]。汉森(Hansen)和拉特雷(Rattray)根据河口实际资料用底层与表层之间的盐度差与垂线平均盐度的比值定义为分层系数。当N≥100时河口为高度分层型,可能出现盐水楔异重流;当N在100~10-2之间的河口为缓混合型;当N<10-2时河口为强混合型[3]。河口混合作用包括两方面:咸淡水混合作用的强度和咸淡水混合作用所达到的状态。咸淡水混合作用除了径、潮流动力强弱对比外,还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才能达到充分混合。贾良文,吴超羽等[4]分析了磨刀门枯

3、季的潮汐、潮流、余流、悬移质含沙量、盐度等水文特征,并对枯季河口动力过程,如咸淡水混合、河口射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尹小玲,张红武,方红卫[5]对枯季磨刀门水道咸潮活动与压咸控制的分析发现咸潮半月周期内存在入侵期和退落期,在咸潮入侵强烈时上游河段一般的来流量(<4000m³/s)难以保证取水要求,控制上游增加一定的来流量只有在咸潮退落期才具有压咸实际意义。何慎术,钱海强[6]对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影响咸潮入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包芸,刘杰斌[7]对磨刀门水道枯季盐水入侵咸界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磨刀门水道盐水入侵咸界运动有半月的周期,同时

4、上半月和下半月又不完全一致,下半月因潮差较大产生二次盐水上溯。高时友,陈荣力[8]从磨刀门流速、盐度分布特征分析盐度梯度对水流结构的影响,进而分析分层流的形成于咸潮上溯之间的辩证关系。王萍[9]对珠江流域枯水期流量周期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选题依据与意义河口是河流与海洋交汇过渡的区域,咸潮入侵是河口地区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河口研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口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咸潮入侵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经济损失也是愈加严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河网纵横交错,水源地密布,也经常遭受周期性活动的咸潮侵袭。尤其是近10年来,珠江河口咸潮的

5、高频度、长时间和远距离上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咸潮入侵现象,全面深入了解咸潮入侵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珠江水系主要包括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水系四部分,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西江干流进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后在天河以下称西海水道,百顷头以下则称磨刀门水道。磨刀门是典型的河优型河口,其径流的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在年内经历从径强潮弱到径弱潮强的变化过程。在洪季,其径流量超过全年的75%,而枯季西江流量基本不超过6000m3/s。磨刀门河口的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其潮差平均为1m左右

6、,口外潮汐动力变化相对较小。西江的咸水界一般位于挂定角至灯笼山之间,其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包括径流动力、潮汐动力、地形地貌改变和海平面变化等不同因素均影响其变化趋势。从近十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磨刀门水道咸水界有明显上移的态势。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论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磨刀门河口的自然地质地貌特征、气候特征;分析磨刀门河口的水流动力格局,如径流、潮汐与潮流、波浪等水动力特征;通过分析磨刀门河口不同区域,如河口区、拦门沙区域、口外海滨等地区的水动力差异,研究不同区域径流淡水与海洋盐水之间的混合过程与特征。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磨刀门河口典型区域的水动力

7、特征的变化;(2)河口水流动力格局与盐淡水混合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制定论文完成的进度规划,合理安排写作时间;(2)了解论文的研究背景,进行论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3)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4)紧扣论文主题,对分析结果进一步归纳、总结、提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论文的研究性结论。四、参考文献[1]simmons,H.B.andBrown,F.R.,SalinityEffectsonEstuarineHydraulicsandSedime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