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

ID:4378938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_第1页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_第2页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_第3页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_第4页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摘要:世界银行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提出了深化改革,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战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文章在分析国外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破解我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战略转变;经济转型[中图分类号1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9-9646(2012)3-0006-02一、国外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和教训日本、“亚洲四小龙”是公认的实现成功跨越的国家或地区,如韩国仅8年、日木13年;而拉美国家则一直在“中等

2、收入陷阱”徘徊不前。1.H韩等国成功的经验(1)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遵循“劳动密集型一资本密集型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规律,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了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战后,日韩等国利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的机会,根据木国劳动力、土地成木低的优势,采用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木优势战略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初级加工业;60年代大力发展以钢铁、石油、机械制造为主导的重化工业,经济战略调整为资本密集型战略;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加工贸易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的发展,各国纷纷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如汽车、电子、航空等。至此,各国的农业比重不断下

3、降,工业先上升后下降,服务业不断上升。农业的基础地位牢固,制造业大而强,服务业繁荣,成功的步入了高收入国家。(1)需求结构和社会结构需求由消费、投资、出口构成,称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低收入阶段,投资率不断增长,消费率不断下降,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投向生产,这一时期发展方式主要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化陷阱、城市化陷阱等,社会孑盾加剧,日韩等过开始调节收入分配,建立符合本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培养了人批中产阶级,扩人了消费需求,稳定了社会,成功地实现需求结构、社会结构转型。(2)民主构建口本、“亚洲四小龙”都为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

4、通过威权政治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随着经济工业化和自由化,“寻租行为”和腐败盛行,80年代各国开始注重民主建设,实行多党制。社会的纵向流动性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拉美各国失败的教训20世纪30年代拉美各国在国内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索质不高的条件下普遍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导致农业薄弱工业不强。80年代又盲目地开放国内市场大幅度降低关税,外国商甜大量涌入,基于比较优势的木国商品优势不再。同时拉美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使得人力资源不适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效应。虽然消费率普遍在60%以上,但是是明显的生存型消费结构,人均可

5、支配收入低,不利于产业升级换代。各种社会孑盾得不到解决,从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二、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当前,“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的表现为:基尼系数破警戒线,贫富两级分化;城市化过度和不足并存;收入分配不公;资源配置效率过低;寻租行为;人口红利丧失,人力资源跟不上产业耍求;消费率低且消费结构不合理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需推进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全方位的改革O1•经济上,正确把握主导产业尽管我国有“制造大国”之称,但是工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精加工和高附加工业无力与国外竞争。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在初级阶段固然重要,但从长期

6、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最终经济增长率将取决于技术进步率。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丧失,应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和创造的激励机制,实现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2•政治上,应完善民主政治,建立法制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现阶段处于矛盾突发期,但是改革停滞不前,现有体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一场深化改革。中国的政治基于两大定性: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多党制在屮国没冇基础,基于这样的条件,屮国共产党应以全新的执政体制、程序、手段来构建“协商政治”。

7、改变现有的威权政治,降低权利集中程度。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3•社会文化上,大力发展中产阶级,坚持勤劳致富,实体创业。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建立一套配合完整的收入分配政策,包括财政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培养中间力量,壮大中产阶级,以稳定社会。同时倡导经济自由主义,用勤劳致富、实干的文化观念武装人民,实现国富民强。三、总结从国际经验看,H韩等国的成功关键的原因是抓住机遇,适时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辅之以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社会矛盾;拉美等国失败的关键是在国内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弯道超车”的进口替代战略和

8、盲H贸易自由化,同时忽视了本国贫富差距两级化、通货膨胀等社会问题。进入“十二五”,中国经济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