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

ID:43790938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_第4页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尿路结石是指泌尿系统结石形成,阻塞输尿管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以肾绞痛和血尿为主证,并常引起尿路梗阻和继发性感染,在后期亦可发生肾功能不全。本病男性发病率高。最常见的年龄为20——50岁。对于本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效果比较满意,现将临证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年龄14〜61岁,平均42岁;其中20岁以下13例,20〜40岁24例,50岁以上者13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病程:病程最短Id,最长7年,平均为3年,其中1〜4年占绝大多数,为33例。1.2诊断依据临床症

2、状:腰痛19例,尿痛31例,肉眼血尿44例。B超检查或/及泌尿系统造影:发现结石及积水。其中治疗组结石最大为l・2cmX0.9cmo対照组结石最大为1.lcmX1.2cmo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尿检均可见红细胞。1.3中医辨证治疗组:湿热下注型27例,气滞血瘀型12例,肾气不足型11例。2治疗方法用鱼葵方:鱼脑石30g,天葵30g,火硝30g,鳖甲30go湿热下注型加滑石12g,梔子15g;气滞血瘀型加青皮15g,陈皮15g,桃仁10g,红花10g;肾气不足型加黄罠30g,党参30已杜仲10go用水1000ml浸泡30min

3、后煎煮30min,取汁600rnl,分4次口服,10d为1疗程。合并感染者配合抗感染治疗。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或/及泌尿系统造影发现结石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明显缩小或数量减少为显效;临床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但结石无明显变化为无效[1]。3.2结果治愈28例,显效18例,无效4例。4病例1患者:胡柏杨,男,38岁,诊断:尿路结石患者于2004年2月突发左腰部剧痛,伴有尿频、尿急,恶寒发热。3个月后到我院诊治,X线腹部平片证实左侧输尿管结石,位于第3腰椎Z下缘处,约0.3cmX0.3cm大,

4、化验结果:血白细胞计数10.8X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80%,小便常规检查:尿液呈酸性,红细胞0〜1视野,蛋白少量。由内科保守治疗,用青霉素、颠茄合剂、阿托品等药物治疗,无效,体温达38.4°C,血白细胞上升至13.8X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78%,疼痛不减。于是转入我院,当时症状:左腹部疼痛,小便短赤频数,大便结滞,伴恶寒发热,舌淡红,苔灰白,根黄厚。进行泌尿系统静脉造影,结石下移至盆腔,估计距离输尿管口约5cm。确诊为尿路结石。砂石结集尿路,小便滞涩不畅,则发为石淋,基本病机在于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

5、,结成砂石,淤积水道,治疗应注重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属于下焦湿热者,由于湿热积聚下焦,妨碍气化功能,导致气淤血滞水停,所以在清热利湿的同时,必须配以活血通脉,以消除下焦气机淤滞的胶结状态。而我院的纳米中药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的作用,它直接作用于病灶处,扩张了肾动脉,使得进入肾小球的血流量增加,尿液增多,能促进结石的排出,同时还可以改善痉挛的输尿管,减轻患者疼痛状况。对于湿热者,中医常用石韦散、八正散、猪苓汤等剂,虽主要在于清利,但湿热也各不相同,所以其用法也应辩证使用。如湿热蕴蓄勝胱不其,出现小便短赤,尿

6、道灼热者,以石韦散为宜;上述患者湿热较甚,踞于下焦,不仅小便短赤、不通,大便亦秘,苦寒清利之品不宜使用,若勉为其用,必然更加损害阴液,我院在纳米中药的基础上,先以猪苓汤治疗,药方中加入甘平、泽泻、滑石甘寒等,这些药物清利湿热而不伤阴,待患者各方面都冇所好转之后,再用石韦散加减收功,治疗恰如其分,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讨论泌尿系结石是指发生在肾盂或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结石。中医无泌尿系结石之称谓,在丿力代的中医文献中,多将其归属于“淋证”、“腰痛”等范畴。淋之病名始见于《内经》,称为淋》叟;此后历代医家对淋证更有

7、详尽的描述,如后汉张机《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淋Z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尿血,令人淋闭不通,”、“石淋之为病,茎中痛,尿不得卒出”。明代戴思恭《症治要决》论:“石淋,尿中有沙石之忧其尿于盆也有声,此即是精气结成沙石”。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论:“人有小便中尿五色之石,未尿之前痛甚,已尿之后少少宽快,此即石淋也”。至于石淋的病机,则历代医家多认为主要由于膀胱湿热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交蒸,煎熬成石;或因恼怒伤肝,气郁化火,或气滞不宣气

8、火郁于下焦,气机阻碍;或因劳累过度、久病不愈等导致脾肾亏虚,运化不足,寒凝气滞而致。治疗上,大多采用清热利湿、行气化瘀、排石通淋为主,选方多用三金排石汤之类,虽有一定效果,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皆因沙石结聚体内,水道不利是本病的中心环节,沙石不除,病难康复。而鱼葵方乃民间验方,方中鱼脑石化石、通淋、消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