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

ID:43793947

大小:38.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4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_第1页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_第2页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_第3页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_第4页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対握富我询怒材么乂文亿祓施管理敘率如俊用敘蟲的思君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阵地,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随着《余姚市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和《余姚市垃化燎原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各地的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宫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经营管理公

2、共文化设施,如何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和群众的参与度,是实践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切合文化民生主题的有力举措,更是摆在每个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拟通过对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利用情况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作一探讨。一、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成就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先后完成“东海明珠”创建工程和文化建设工程目标的基础上,我市于2007年提出实施垃化燎原”工程,旨在通过创建

3、文化强镇(街道).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官、自然村文化活动点和文化示范户,建立健全“镇、村、点户”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目前,我市已有文化强镇7个,建成集镇综合文化中心9个、村落文化宫183个,村落文化宫建成数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0%,有3个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17个村落文化宫创建成为宁波市级基层文化宫,一半以上的文化宫达到余姚市特级和一级文化宫标准,泗门镇等部分乡镇已率先实现了村落文化宫的全覆盖,同时,127个行政村的406个自然村建有“六个一”文化活动点,活动点总数达到1100多个。我市农村公共文

4、化设施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普遍好Wo2008年:文化燎原”工程被评为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一等奖;我市积极构建75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做法还被选定为文化部文化干部培训教材案例。未来几年,我市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前景。仅2009年,计划新建集镇综合文化中心3个,创建文化强镇2・3个、体育强镇4个;计划新建村落文化宫40个左右,自然村文化活动点60个左右,为全市人民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提供宽广的平台。二、农村公共文化设

5、施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使社会公众在闲暇之时有了休闲、娱乐、学习、聚会的场所,对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乡风文明有着显著的成效。但现实中也存在部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建设预期的成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一些已建成的村落文化宫存在部分被挪用、挤占的现象;个别村落文化宫在完成考核验收命名的使命之后就被闲置;甚至有极个别的村落文化设施被用来从事赌博等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二)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的不均衡性。一是内部

6、设施利用的不均衡,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成之初可以说是设施齐全,以村落文化宫为例,一般包括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室x阅报栏、宣传窗、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等。现实中,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跳排舞健身、饭后散步的人相对集中;而其他场所,由于管理服务不到位,不少设施有闲置现象,如个别图书阅览室因藏书量少、更新慢、开放时间短,借阅人数寥寥。二是利用主体的不均衡。在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年轻人缺位。进出公共文化场所最活跃的人群包括中老年妇女、老年男性和儿童,年轻人相对较少

7、,使得村落文化宫在某种意义上沦为老年活动中心的代名词。(三)有些公共文化场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是消防隐患。由于部分场所缺乏管理人员,建设时配置的消防设施无人检修,部分场所堆放杂物,容易引起火灾事故。二是财产安全隐患。由于公共场所的性质,人员流动频繁,同时又没有专人对场所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公共文化设施被毁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三、关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的几点思考(一)努力培育公共精神,使全社会都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者在政府层面,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政府在

8、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要贯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原则,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完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目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新建几个村落文化宫和几条健身路径就可以实现的。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就肩负起了监管的责任,一方面要监管它不被破坏,另一方面要保证它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