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ID:43860235

大小:2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双困生”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高校”双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双困生;就业;対策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文理学院2013年校级思想政治课题(项目编号:SZYB1210)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來,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经济复苏缓慢,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而高校的“双怵I生”在目前在这种

2、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上个人的就业观、自身综合素质、家庭经济等特殊因素影响,他们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好“双困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高校“双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1社会因素近儿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社会对人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但是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却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在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口趋严峻,尤其是2013年,毕业生规模成为史上之最。此外,公平竞争用人机制尚未健全,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的就业帮助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

3、的家庭、社会关系对其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高校”双困生”严重缺乏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撑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关系〃支撑,从而放慢了他们的就业进程。1.2经济因素目前高校“双困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镇中的低收入家庭,他们的学费大部分靠助学贷款。因为经济原因,在大学期间,“双困生”除了努力读书之外,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兼职上来赚取生活费,很少参加其他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在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缺乏锻炼和提高。在毕业时,大部分“双困生”都希架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来还清学费以及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

4、然而就业成本的昂贵迫使”双困生”放弃了外地求职的机会。1.3心理因素大多数“双困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相当完善,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地位、自己受他人尊重和重视的程度,口己的价值相当敏感。山于经济拮据,他们一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较为被动,主观上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因此得到的锻炼较少,社交能力较差。2促进“双怵I生”更好就业的对策2.1政府耍加人对”双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各级政府要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

5、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体系,出台和完善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政府要制定针对贫困人学生就业的倾斜政策,采取优惠措施鼓励贫困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和基层工作。同时对”双困生”的创业给予更多的优惠。2.2高校要加强对”双困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提供完善的心理支持目前许多高校对贫困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非常缺乏。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必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平时多关心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给予他们关爱,端正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鼓励他们向自己发出挑战,努力完成

6、平时很难完成的事情,鼓励他们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展示自己,树立信心。此外,述耍注意提高贫困大学生参与就业心理辅导的主动性。2.3高校要加强对”双困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高校在积极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时,多树立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典型。引导“双困生”树立自信,积极锻炼能力。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就业简历制作和面试指导,同时加强“双怵I生”就业技能培养和就业实践的集中培训,增强求职的实战能力。使得“双困生”学会自我调整,通过教学技能和就业技能的锻炼,不断提高口我认知,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2.4高校”双困生”要转

7、变就业观念,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在择业的过程屮,高校”双困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依靠自身的努力想办法实现就业,不能单一地依靠学校和校园招聘会,耍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多方面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就业观念,不能只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就业方式。在就业区域上,不能单单选择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而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就业优势,摆正心态,合理定位,降低就业

8、期望值。参考文献[1]何纯正•高等学校应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20-123.[2]张爽•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学理论,2009(9):99-100・作者简介张丽,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