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

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

ID:43866190

大小:59.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_第1页
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_第2页
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_第3页
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探索开展规模大、运行好、成效显的农民科技培训,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民培训机制。五年來通过对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由五大机制构成的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行之有效的农民培训机制,为今后农民培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丽禎叵莎「“畑"呵,时怦;•1和呵*•ILl^rKf?(l.di■■丄j—■咒—J1••rrifk

2、农民培训运行机剖技术路线示意图一、优化要膏,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实施培训工程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客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构成要素,充分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1培训对象层次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面向面广、量大

3、的农业从业人员。职业农民培训是指对80%时曰从事农业生产、80%收入来源厂农业的农业劳动者进行系统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对象一般在50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已有一定生产规模、科技意识比鮫强、能起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户,包括村组干部、种养殖专业返乡创业人员及农村经纪人等。避免以往的一窝蜂式培训,采取分年龄、分产'IA分文化层次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2培训主体市场化根据农民对培训的不同需求、目标、偏好及不同的培训习惯与行为,年底制定农民培训计划,年初根据培训计划发布培训项目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确定培训主体,选择当地具有一定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民培训资源为培训

4、单位。在发挥好农业院校、市县农广校(农干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主体培训机构优势的同时,充分整合利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以及企业、合作社等培训资源。3•培训内容实用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和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出系列培训菜单,由农民点菜,确定培训内容。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是围绕其所从事的产业开展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围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内容包括专业最新技术、创业技能、经营管理、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学员根据自身从事产业自主选择培训专业,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培训师资多元化各地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单位选聘专家教授成立省、市、县三

5、级农民培训讲师团,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乡土人才、创业成功人士等现身说法。组建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优质的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5•培训模式多样化创新培训模式是培训机制研究的要点和难点,也是农民教育培训「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多年来,江苏省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于-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模式主要以“四个一”现场传授为主.即:制定一份菜单。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和主推技术,编制培训专题菜准让农民”点菜”;选聘一批讲师。从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选聘技术骨干组成讲师团,由专家下厨;举办一场培训。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讲师团成员赶赴村头田I'可,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授

6、课;发放一套资料。通过编印实用技术明白纸,免费发放给受训农民。这一模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将培训内容农民需要不需要、培训方式农民接受不接受、培训效果农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要农民培训”向“农民要培训”的转变。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多数采取这种模式。另外,辅助以媒体传播形式,即通过农村大喇叭、农民科技培训直通乍、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技术培训。农民仓业培训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生产实践--跟踪指导”三段式培训模式。这一-模式为江苏省农民创业培训的主体模式。集中授课一般30学时;生产实践60-90学时,组织学员到园区、基地、企业等进行考察学习、鼓励

7、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顶岗实习;跟踪服务阶段,对学员进行回访,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鼓励地方出台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实现创业。兴化、铜山等农广校还组织学员赴山东寿光等地进行异地实践学习,扩大农民眼界、增强创业信心。准安市农广校结合不同农作物生产特点以及农事要求,实施分段式培训,既能保证培训时间,更增强培训针对性。各地利用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创办农民培训基地,贴近产业办培训,把培训班办到基地、办到大棚。通过建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受训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通过创新组织形式,采取“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培训。二、上下联动,形成健全的组织机制要

8、确保农民培训正常规范运行,必须要有--个健全的组织机制。充分利用农广校系统优势,以农广校、农干校为培训主阵地,广泛动员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参与农民培训,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农民培训网络体系。1.明确条线分工省级主要负责规划、方案制定,年度工作指导与检査,总结交流等;市级主要负责对项目具体实施县的检杳督促,搭建区域内的各县交流平台;县级负责落实本地区农民培训工程的具体任务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依托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