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

ID:43877117

大小:959.65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0-16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_第1页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_第2页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_第3页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_第4页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630SS12023)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机制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何丰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大学完成时间:2011年9月课题组成员何丰: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秋玲: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光: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秦文宏:上海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葛俊: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内容摘要城市体育游憩空间是城市化与城市体育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以体育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知识、参与等综合功能,由体育场所、设施、条件等所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其

2、由体育功能扩散和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快速城市化伴随过早到來的大规模城市更新,一方面,部分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运动康复、社会交往等多元化的游憩需求;另一方面,使城市体育游憩空间扩展与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孑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1)体育游憩空间供给不足,分布不均,缺乏系统性;(2)游憩线路安排与体育设施配置不合理,缺乏紧凑型;(3)体育设施建设和布局较多考虑竞赛需求,较少考虑市民游憩需求,生态环境质量与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可持续性。木课题借鉴国内外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建模思路,结合体育游憩行为的特有规律,刻画我国城市体育游憩空间

3、的精明增长机制。首先,廓清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其次,重点分析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基本类型、结构层次、演化模式和扩展困境等;再次,借助精•明增长的分析视角,探讨城市体育游憩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置换规律和叠加效应;最后,提出如何从“时空缩减”维度规划体育资源布局,提高城市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水平;如何从用地结构上协调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功能互补、持续利用;如何从制度安排上统筹资源节约型、坏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促进体育游憩空间精明增长、紧凑发展。本课题汇总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视角,梳理出精明增长机制的主旨脉络。“精明增长”由美国马里

4、兰州州长格兰邓宁在1997年提出,旨在指导州政府合理使用财政支出,有效开发城市。诸大建等视精明增长为管理城市的新型理论工具,具有先见性、整体性、保护与开发并重等特征,即通过土地使用功能组合,限制城市増长边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空地、农出、自然景观和坏境保护区,改变交通模式,加强现有城区改造等方式来解决城市蔓延中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本课题提岀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増长机制:(1)将公共体育功能融入城市整体生态体系;聚焦恢复市区与老近郊的活力和社区感;(2)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导向,混合住宅、商业和游憩等功能,保护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环境设

5、施。(3)使城市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建设和居民小区规划紧密结合,各种游憩空间Z间的游憩功能互补共生,避免近距离重复、雷同所导致的恶性竞争,实现体育、休闲全方位一体化。低密度蔓延式的城市増长,规划不当的或管理不善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必然会引发系统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我国应当使用规制性调控手段,通过各利益主体间的协调博弈,实现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精明增长和有序演进。对策建议包括:(1)依托住宅小区及其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形成口常体育游憩空间。主要涵盖社区体育中心、健身苑、健身点和社区附近学校、企业的活动场所。首先,以社区绿地为支点

6、,结合体育健身苑、健身点(以晨、晚练为主),完善居民口常体育游憩空间的有效供给和合理布局。其次,完备的设施配套提高级差地租,使社区健身中心成为房产的卖点,使得居民步行500米左右有健身点,800米左右有健身苑,1000米左右有体育中心。另外,倡导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学校、企业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相邻社区的体育资源相互开放。(2)利用公共交通或口备车,链接周末体育游憩空间。主要涵盖半小时可以到达的市区体育活动场所,一小时以内可以到达的郊区体育活动场所。其中都市核心区体育游憩空间应以小型、室内、商业型体育设施为主;都市边缘区应以大、中、小型公

7、共体育设施为主;乡村边缘区应以自然体育设施为主。(3)利用城际路网,拓展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长假游憩空间。主耍涵盖车程1・3小时可以到达的远郊风景区。体育游憩行为的特点表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野趣。伴随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增多,游憩空间的辐射范围和有效利用半径针对不同的对象,进一步延伸出不同的含义和功能。关键词:城市体育游憩空间演化模式精明增长机制目录一、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6(一)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文献评述6(二)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评价体系7(三)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布局模式9二、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演化模式和扩展困境9

8、(一)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层级体系9(二)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演化模式11(三)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扩展困境131.体育游憩需求增加与体育设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