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

ID:43897128

大小:183.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6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_第1页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_第2页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_第3页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_第4页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研究方法试题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A一、不定项选择(每空1分,共4分)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在这个实验小,其设计特点是:A单组仅后侧设计B单组前后侧设计C准实验设计D真实验设计2、实验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称为()A外在效度B内在效度C效度系数D依存效度3、“初小数学自学辅导法的实验研究”是一个()A多因子实验研究B前实验研究C验证性实验研究D单因子实验研究4、

2、被誉为教育实验创始人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梅依曼C拉依D蒙台梭利E杜威二、材料分析题:(每题3分,共9分)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纽.),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犬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

3、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亦或真实验设计?2、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三、说出下列情形是缺乏内在效度还是缺乏外在效度?(每题2分,共8分)a实验发现对于结果有四种同样有道理的解释;b不能区别是教材的影响还是使用教材的教师的影响;c一位六年级的教师发现-个学习实验的结论不适用于六年

4、级d几个人同做一项人种志研究,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四、假定一研究者想从事开放课堂教学对中学生成绩影响的研究,哪些术语需要下操作性定义?举-些对这些术语下操作性定义的例子。(9分)五、假定对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男生进行身体索质的测试。确定口J能对测试成绩的差异产生影响的变量或因素。(9分)六、“一旦我不从表而意义来看待专业职业这个观念,而是着重探讨产生这个观念所必需的聚类工作与符号强加过程,一旦我把它看成一个场域,即一个具有结构并充斥着各种社会力量和争斗的空间——在这个场域里,你怎么去抽取样本?如果你按照方法

5、论教科书所规定的教条,做一个随机抽样,就会支解了你想要去建构的对象。比如说,在研究司法场域时,你漏掉了萨特,或者在研究美国学术界时,你忽略了普林斯顿大学。但只要这些人物类型或制度机构还在独当一而,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你的场域就是个残缺不全的场域。某种场域或许有不少位置,但它却允许-个位置的占据者控制整个结构。”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7分)七、有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正在设计一项研究,其目的是在于对六所城市中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饮食习惯涉及这样的一些因素,如学生吃喝什么东酋、什么吋候进食等。假设决定

6、使用访谈法对学生屮的随机样木进行访谈,请为该访谈设计3—4个样题。你如何核对是否有粗心的或不诚实的回答?这样的回答是否可能就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为什么?八、请为前一题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写一个研究计划,要求完整、有说服力。九、在一个拥有1500名木科生的文学院进行一次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的态度的研究,一种方法是设计一项纵向研究,从新生班级开始,每年一次调查这一总体中的随机选择样本。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横向设计,从4个本科班级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同时对它进行调查。讨论一下两种设计的优缺点。如果采用焦点

7、团体访谈法,请设计一个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1、A2、A3、D4、BC材料分析题:真实验设计因变量是学生的智商,自变量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1)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2)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的说明自便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3)采用了“双盲”设计來抵消“霍桑效应”等负效应。说出下列情形是缺乏内在效度还是缺乏外在效度a>缺乏内在效度;b、缺乏内在效度;c、缺乏外在效度;d、缺乏外在效度开放

8、课堂、屮学生成绩作为该研究的主要自变量和因变量,尤其需要首先下操作性定义。例如,对于屮学生成绩可下如下操作性定义:屮学生成绩指参加2001年7月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甘肃省农村文理考生的标准分数Z和。对此测试成绩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变量和因素有:1、学主的年龄、性别、生源地、家庭出身、病史、生活习惯;2、测试的时间、地点、方式;3、测试者的状态、对测试的期望和动机4、结杲的统计计算方法,研究者对结杲的解释,等。这段话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