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

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

ID:4391371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_第1页
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_第2页
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育惩罚中的南辕北辙浅谈教育惩罚屮的南辕北辙薛云飞摘要: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给予学生正确反馈、维持教学秩序、促进学牛品德发展的必要手段,具冇内在的合理性。却又常被部分教师误解误用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因此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惩罚观,采取合理的教育惩罚策略。关键词:教育惩罚误区体罚一、教育惩罚1、教育惩罚的含义教育惩罚是教育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否定,使其经受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期影响其行为或发展的i种教育方法。教育惩罚的主要口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消解幼稚或不健康的违规动机,而不仅仅停留在遏制其违规行为上。2、教育惩罚的合理性(1)教育惩罚是教师给予

2、学生止确反馈的必要手段。教育惩罚木质上是-•种反馈,是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过错行为的否定性反馈。(2)教育惩罚是教师维持教学秋序的必要手段。教学秩序的存在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前提,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惩罚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同时也规范了教师的行为。(3)教育惩罚是促进学生品徳发展的必要手段。正而教育和教育惩罚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惩罚,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不道徳行为。二、教育惩罚的误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圖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惩罚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与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出现了一些南辕北辙的现象:1、教育惩罚不是体

3、罚。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教育惩罚与体罚有着木质的区别:教育惩罚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体罚是以损伤人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其有悖于道徳规范,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两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第一,程度不同。教育惩罚引起的是一种不愉快感,而体罚则会引起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第二,手段不同。教育惩罚采取的是学生可接受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否定、限制、剥夺等方法,而体罚则是用打击或者限制身体自由等強制性手段。第三,影响不同。教育惩罚是以学生行为的改变,甚至心灵的可能改变,而体罚对学牛的身丿匚、去卩造成了伤害。2、过度惩罚学生。为了让学生服从规则,惩罚成了老师管理学生的法

4、宝,只要学生出现过失行为,教师就是惩罚的权威,惩罚的标准和惩罚的尺度都是由教师自C制定。菇至有教师为惩罚而惩罚,其使用的惩罚手段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畏惧惩罚学生。随着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对老师实施惩罚的范围也作岀了严格限制。滥用惩罚的老师受到了相关处罚,导致了当前许多教师出现畏惧惩罚学生的心理。三、教育惩罚的实施策略1、树立止确的教育惩罚观(1)忖的观:教育惩罚不是强迫学生的工具。不当的惩罚是一种出于教师“口私”H的的強迫,被惩罚学生从惩罚中感受的不是理解、爱心与宽容,而是无情、冷漠与自私,这样的惩罚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师生感情的发展。(2

5、)学生观:犯错学生也是有尊严、有个性的发展主体。教师科学、客观地认识学生,真诚地理解信任学生,这对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惩罚指导思想意义重大。(3)动力观:学生的内在动机对改错起决定作用。进行教育惩罚时,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手段影响塑造学生的精神灵魂,激发利用学生精神灵魂所产牛的内在力量。侧重激发学生改过迁善的内在动机。2、采取合理的教仔惩罚策略(1)关爱性策略。教师不仅需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而H需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教师的不当惩罚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负而情绪和攻击行为,给学生造成伤害。教师们不能为惩罚学生而惩罚,这不仅没能让学生真止改止错误行为,更引发了师

6、生的冲突和矛盾。(2)差异性策略在实施教育惩罚时,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教育惩罚的差异应策略应兼顾心理斧异利I情景泊.异两个方面。(3)一致性策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惩罚应做到手段与U的一致性。教育惩罚的方式具有教育性,对学生实施教仔惩罚本身不是目的,教育惩罚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改过向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育手段与冃的相分离,就会使教育惩罚丧失意义。(1)适度性策略。过重的惩罚超出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而过轻的惩罚,轻描淡写的说教,未触动违纪学生心灵,不能唤醒其H觉纪律意识。应此,教育

7、惩罚要适度。适度的惩罚不应使受罚考身心感。惩罚的方式手段也要介理适度。教师有责任学会创造性、艺术性地运用惩罚,要罚得有法、有度、有情,手段要灵活。合理的惩罚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四、小结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惩罚只冇符合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人格,将育人作为最终忖的才能称谓教育惩罚,而且教仔惩罚是对有过错的行为者进行惩罚,而且惩罚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社会角色和年龄特征。参考文献:[1]梁红梅•教育需要惩罚,而不是体罚.文教资料,2008(3).[2]杜华,张瑞娟.教育惩罚的适度性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3]來维龙.树立正确的教育惩罚观

8、念.吉林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