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923395

大小:120.5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16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语文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费孝通曾言传统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林语堂亦言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总是避开法庭,95%的乡村纠纷是由那里的长者们来解决的。牵涉到一项诉讼中去,本身就不光彩。体面的人们都以自己一生从未进过衙门或法庭而自豪”。其实,传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存在,只不过在乡村自治的情势下,法律不大需要或难以全面深入渗透到广大的基层社会。乡村靠礼俗解决纠纷,产生“轻易不告官”的习惯,出现如费孝通所言的乡土社会“无讼”特点。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礼俗和累积的经验足以应

2、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礼俗文化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人们深受礼俗的浸染,“约定俗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入乡随俗、出入循礼”,“心理有依归、行为有参照”,人们因礼俗而有规矩,因有礼俗而形成德性。遵“礼”、循“礼”、守“礼”而使人们形成对“礼”的基础即“义理”的认同,“义理道德”就成为人们道德的表现形态,行为依规守矩不在于神性或契约的先在约束,也不在于功利或惩处的后在约束,而在于对义理认同基础上的行为德性。义在心中,心中有约,理在行中,行为有据。在中国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中,礼俗成为“社会公认合宜的行为规范”。礼俗不同于法律、制度,

3、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甚至具有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与法律相结合,化约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有些礼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夏律中的很多法条就来自远古礼俗,周公制的“礼”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汉朝的道德法律化,一方面表现为把符合儒家原则的道德通过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表现为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即在司法中引经决狱。唐律充分体现了宗法伦理关系中礼的重要性。宋、元、明、清各代的法律,基本依循唐律,遵循“出礼入刑”原则,仅在个别条款的定罪或量刑上略有增减。传统礼法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得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另一方面,法律

4、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教化的职能。故而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法律受礼的道德原则所支配,为礼俗文化所浸染。礼俗既是传统道德的题中要义,亦是传统道德的社会展开,更是社会教化的有力保障。传统社会道德的维系主要靠人们内在的信念、社会礼俗及社会舆论,法律制度只是成为辅助性的保障机制,这与西方缘于信仰基础的宗教道德与源于契约基础上的义务道德有显著的区别。(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1月8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所提的“无法”的社会是指乡村中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总是尽量避开法庭不通过诉讼来解决,呈现出无诉特点的传统乡土社会。B.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无不深受

5、礼俗文化影响,遵礼、循礼、守礼促成了人们对义理的认同,而“义理道德”成为人们道德的表现形态。C.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就是周公制的“礼”。D.中国基于内在信念、社会礼俗、社会舆论形成的传统社会道德与西方源于信仰、契约两方面形成的宗教道德和义务道德区别明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由费孝通、林语堂等大家的观点导入,引出论题,引发读者对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的思考。B.文章第三段从心理和行为两个角度列举了礼俗文化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来充分论证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C.文章第四段

6、列举各朝代法律与礼俗之间相关的特点其目的在于论证礼俗可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D.文章尾段把中西方道德维系的方式进行比较,强调中国的传统社会道德维系主体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感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乡土社会出现“轻易不告官”的习惯从而产生费孝通概括的“无讼”的特点,源自于靠礼俗足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定势。B.“约定俗成”、“入乡随俗”等现象说明行为依规守矩是人们在对义理认同的基础上的共性表现。C.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和礼俗密不可分,道德训诫中有法律威严,法律规范中含有道德教化。D.西方的宗教道德和义务道德说明法律制度在西方社会是对传统社会道德维系的重

7、要保障性机制。【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项,“礼俗不仅……还直接上升为法律”错误,文中第四段“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与法律相结合,化约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有些礼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