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

ID:43964389

大小:291.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0-17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_第1页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_第2页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_第3页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_第4页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李大圣TEL:13509497480EMAIL:walker66888@163.com保持清醒两个纲要。教师教育新标准。两江新区。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活跃、混乱,思想从未像今天这样分歧、多元,书写从未像今天这样繁荣无力,观念从未像今天这样纷杂、各奔东西。但这正是伟大时代的特征,这正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我们的定力,保持我们基本的判断力。保持谦卑在《易经》的六十四卦当中,大都吉凶参杂,只有一卦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谦卑,无往不利。敬畏教育:根上着力。不可重复。接近宗教:诚心诚意,道义担当。定型不等于成熟!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一个人能够对某个

2、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由论》对某一领域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这个领域所有人的努力。何谓有效教学在教学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中,毫无疑问——“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学习行为”——是最基本的要素。何谓有效教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即“有意义的学

3、习”。何谓有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就是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的有机结合。何谓有效教学当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学习智慧-----策略思维加工----语言思维形象思维信息感知---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运动信息学习基础--注意力情绪/行为自尊学习环境有效教学的核心价值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生本课程)以学习为教学的出发点(学本原则)以提升学习品质,生活品质,生命品质为教学的核心(质本目的)有效教学:看上去很美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

4、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依赖于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变革。“有效教学”研究这个论题集中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所有问题与所有期望。有效教学:其实很复杂第一、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所谓最优化教学肯定是各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第二、不管哪一个学习科目和学习领域,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是随着学习能力及其它方面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第三、教学应该落在最近发展区,在这个区域,学生单靠其自身的力量尚不能独立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却能应对自如。教师很难因人而异的做出准确回应。有效教学关注差异性和在场性教师预设:看谁先发现春

5、天幼儿园里的第一只蚂蚁?(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的生活和经验、特定的环境与互动)教师观察小朋友的活动,发现小朋友的兴趣差异很大:有的关注蚂蚁最爱吃什么东西;有的关注工蚁、蚁王与雄蚁的分工;有的关注蚂蚁如何搬重物;有的关注蚂蚁的巢穴是什么样子。教师要求幼儿说说“打开火腿肠”的方法。第一个班级:幼儿很快说出四种:用嘴巴咬开,用手拧断或用手反复拧后再拉断,用剪刀剪开,用刀切开。于是,老师让幼儿尝试,并让幼儿比较哪一种方法容易打开,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用什么方法。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第二个班级:幼儿只说出一种——用剪刀剪开。老师反复启发,幼儿还是没有理会。老师只能用“不断

6、否定”的办法“逼”幼儿讲出各种办法。老师“逼”得好累,花了很多时间,办法终于“逼”出来了。活动没有按预想的情境进行。第三个班级:幼儿说出一种——用剪刀剪开。老师也用“不断否定”来“逼”幼儿讲出各种办法,于是,师幼有了以下一段有趣的对话:师:这里有一段火腿肠,能不能马上吃?怎么吃?幼:不能。师:为什么?幼:外面有肠衣,要把它剥掉后才能吃师:怎么剥?幼:可以用剪刀打开后再剥。师:可以,但现在没有剪刀。幼:去店里买。师:我问过了,店里没有。幼:去家里拿。师:家太远,我想很快吃到。幼:向(幼儿园)医生借师:医生的剪刀不能用来剪火腿肠。幼:那我们就不吃了。老师“步步否定”幼儿的答

7、问,想让幼儿跳出用剪刀剪开火腿肠的办法(想出其他办法),但始终没有达到目的。活动有点进行不下去了。同样一个问题,三个班级的幼儿回答却不一样,试问,老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预设”的教学问题一一落实吗?回答是:不一定。教师是在——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这三个背景下工作的。教师适应这三个工作背景,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增强不确定情景的适应性和诊断力.有效教学须有复杂理论的视野阿申巴赫指出,科学正逐渐由易解问题走向难解问题,新发现代价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边界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