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

ID:43970193

大小:5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7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_第1页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_第2页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_第3页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_第4页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及对策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武汉市城郊的耕地利用进行调查取证,阐述了武汉市城郊概况和实证区耕地非农流转的现状,通过探讨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武汉市城郊耕地资源保护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非农流转政策建议耕地自古就是人民的生存之本,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稀缺的耕地资源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武汉是我国的大都市,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基地,耕地保护对

2、于全国的粮食安全、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和两湖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城郊的调查,探讨目前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后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以期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武汉市城郊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地理位置。武汉市郊区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介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之间。地形北高南低

3、,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北部为山地丘陵,其余均属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它地处中低纬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武汉市国民生产总值在不断升高,按现行价格计算,2008年整个武汉市生产总值是3960.0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3.7:46.1:50.2(见表1);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2.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9元。武汉市郊区在武汉市发展的带动下,各产业都有很快的发展。武汉市郊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发展。以洪山区为例,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9894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为8571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06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25元(见表2)。二、武汉市城郊耕地非农流转现状本研究选择了武汉市城郊作为调查区域,于2010年8月,采用入户访问的问卷方法,调查了188户涉及耕地非农流转的农户。据详查数据显示,1996-2009年,武汉市耕地共减少13893.47公顷,同期耕地非农流转数量为8399.78

5、公顷,占耕地减少数量的61.15%。从耕地减少的区位看,主要集中在城郊。1、调查对象对耕地非农流转影响的认知。根据调查整理结果,本次调查有效问卷涉及的农民161人,其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17%;本次调查涉及的村干部18人,17人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年龄段主要分布在30-50岁之间。由此可见,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调查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调查结果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耕地非农流转可以给当地人带来哪些好处”的调查中,农民和村干部在"1”和"3”的分歧最大(

6、见表4)。村干部比农民更支持耕地非农流转,农民则普遍认为耕地非农流转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农民对当前耕地征收政策“不满意”的人数比例比村干部高70.55%(见表5)o大部分村干部和农民都认为,当前耕地非农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村所有耕地都被征收,很多农民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对“希望当前耕地征收政策改进的方面”的回答结果,农民和村干部的意见相对较一致。2、耕地非农流转过程中农民与村集体的收益分配。据调查,村集体从耕地非农流转中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农民,1998-2009年间,虽然相差的相

7、对倍数从3.15倍下降到2.52倍,但是相差的绝对数却从1.30X104元/亩,上升到1.86X104元/亩。这种差距正是村集体促进耕地非农流转的动力。问卷显示,当受访者回答对当时的补偿费用不满意时,他们所希望能接受的平均补偿意愿金额是3.40X104元/亩。2009年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费用仅占平均接受补偿意愿的35.86%O实际获得的补偿费用大大低于希望获得的补偿费用是农民保护耕地的主要原因之一。3、菜地是耕地非农流转的主要地类。据武汉市城郊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调查农户发生流转的耕地面积共1088

8、.87亩,其中,旱地面积占21.47%,菜地面积占39.33%,水田面积占30.24%,园地面积占6.81%,林地面积占1.38%,养殖水面面积占0.75%O由此可见,耕地非农流转发生的区域特征、近郊区耕地内部结构和实际调查结果都说明了菜地是耕地非农流转的主要地类。4、流转的耕地在质量等级上多为优质耕地。在对武汉市城郊流转地块的质量调查中,我们以询问受访农户流转地块常年以来的亩均产量和本村当年同种作物的亩均产量为标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此地块常年产量是高产、中产或是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