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

ID:43971160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_第1页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_第2页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切除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广基声带息肉的患者124例,随机等分成2组,观察组在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后2个月痊愈率87.1%,显著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采用全麻插管,取仰卧位,支撑喉镜暴露声门并固定,将鼻内镜送至声带附近,接通电视显像系统,使病变部位达到最清晰状态。由助手持镜,术者用喉显微器械完全切除息肉,并修整创

2、面及声带边缘至游离缘平整光滑。对照组采用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取坐位,经鼻腔或口腔置入纤维喉镜至声门处,用钳子摘除息肉。所有患者术后常规抗生素与地塞米松等治疗和超声雾化吸入以预防感染及喉头水肿。术后绝对声休1周,2周后开始发音训练。术后2个月评定疗效。1.3疗效标准痊愈:声嘶消失,声带光滑,声门闭合好;好转:声嘶有所改善,声带欠光滑,声门闭合尚可;无效:声嘶无改善,声门不全,部分患者有息肉残留[2Jo1.4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v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观察组术后2个月痊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

3、(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b3讨论声带息肉是指发生在声带边缘的增厚组织,以黏膜固有层的病变为主,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过度用声、变态反应、炎症、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3b该疾病通过噤声或发声训练无法彻底治愈,因此,声带息肉必须手术治疗。纤维喉镜下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声带息肉最常用的方法,该术式操作灵活,可直达喉部病变部位,且对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但由于其表面麻醉有效时间限制,要求在术者相对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给一次彻底清除病变带来了一定困难,尤其是广基息肉需要多次钳夹,同时出血也会使手术视野及操作的精细度受

4、到影响,从而影响术后效果。而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切除广基型声带息肉具有以下优势:(1)该术式在插管全麻下手术进行,患者术中无痛苦,且声带松弛、固定,声门间隙相对增大,有助于手术的实施。(2)鼻内窥镜视野清晰,多角度,可深入各个病变部位,且能放大声门的病灶,有利于清除微小病变,避免漏诊。(3)对于基底较广的病变组织,鼻内镜监视系统可配以显微手术器械,使手术更精细,病变清除更彻底,不易残留及损伤正常组织[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个月痊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72.6%)(Pv0・05)b此法治疗广基声带息肉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且操作简单、

5、创伤小、病变清除彻底及复发率低。总之,这两种方法在声带息肉的治疗中各有特点,临床上需掌握各自的适应证,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恢复声带功能,改善发音质量。参考文献[1]李学文,余青松•支撑喉镜下微瓣技术治疗喉良性增生性疾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5):371.[2]余志能,张华•不同入路下声带息肉微波治疗的结果比较•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8):1023-1025・[3]张小伯•发声显微外科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4,39(4):253-256.[4]李敏雄,陈观贵,何清泉,等•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下电

6、动切削器切除息肉■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12(1):43-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