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

ID:44004741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_第1页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_第2页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_第3页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策略〔关键词〕业余体育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原则;专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9—0047—01业余体育训练是竞技体育训练的基础,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也是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内在体现。搞好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对体育教师和专项教练员来说尤为重要。那么,应当如何有效地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呢?—、明确业余体育训练指导思想业余体育训练有运动队、专项训练点等多种形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都要在坚持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要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出发,

2、关注学生的成长;要着眼未来,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逐步提高”的原则;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要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重点抓好思想教育、体力训练、耐力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成梯队、分阶段地进行业余体育训练,并提出详细的训练目标,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训练。二、处理好学生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因为体育训练而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其所产生的后果可能就是训练的停止。为此,在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时,教师必须处理

3、好学生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要加强对队员文化学习的辅导。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体育教师、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都要通力合作,重视业余体育训练队员的文化学习。体育教师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要和班主任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学好文化课,并把业余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学生文化课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学生作业、自习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然后,在训练制度上要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关心,平时决不随意占用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最后,要加强辅导,做好个别帮

4、助工作。在训练前,教师应先检查学生作业的情况,若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可要求其先做好作业,然后再进行训练。学校可作出以下规定:学生外出比赛后要回校进行补课,由任课教师给予单独辅导。三、遵循科学训练原则在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锻炼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量及区别对待的原则,还应注意指导学生补充营养及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恢复活动等,按计划对学生进行长期不间断的训练。业余体育训练主要是采用平时的分散式训练(利用课余时间)与寒暑假集中训练的方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得到提高。对于中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如果像成人训练那样,学生会

5、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把训练寓于游戏之中,与游戏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在愉快的气氛中忘却疲劳,从而主动进行训练。如,要提高学生的耐力,教师可运用美式橄榄球比赛或者足球比赛的方法进行训练,这不但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很受学生欢迎。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如,分层练习、组织比赛、情境设计等。除了要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期末考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期末将平时训练积极且训练成绩良好的学生评选为“体育特色学生”、“优秀运动员”等,并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进行表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师对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重要性

6、要有足够的认识,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奉献精神,要关心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帮助运动员协调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并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积极总结训练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教师在坚持以训练为主的同时应当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将训练与科研结合在一起,自觉地钻研有关理论,及时掌握训练信息,以不断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师是指导业余体育训练的核心,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应提倡“一盘棋”的协作精神,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以不断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学校应对那些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且取

7、得了显著训练成绩的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适当的奖励。编辑:孟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