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

ID:44033348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_第1页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_第2页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_第3页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_第4页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MRT表现。结果所有8例患者MRI表现为宫腔增大,肌层不均匀增厚,宫腔和肌层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影和等信号结节影,外肌层和盆腔内可见大量的血管流空信号。5例宫腔和肌层内见斑点状、条片状高信号出血灶。6例双侧附件出现实性或囊性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宫腔、肌层及附件病灶呈环形和结节状强化。结论侵蚀性葡萄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关键词】侵蚀性

2、;葡萄胎;MRI诊断;磁共振成像侵蚀性葡萄胎又称恶性葡萄胎或称破坏性绒毛膜瘤。侵蚀性葡萄胎常继发于葡萄胎后,它和葡萄胎不同之点是:葡萄胎属良性病变(只具有潜在恶性),病变组织局限于子宫腔内。而侵蚀性葡萄胎病变组织却侵蚀子宫肌层。肌层内葡萄胎组织可以引起局部出血坏死,以致穿破子宫肌层和浆膜发生腹腔内岀血;或侵入阔韧带形成宫旁肿物,也可转移至阴道、肺或脑内,均可产生严重破坏和出血,以致病人死亡。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搜集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侵蚀性葡萄胎8例,年龄25-55岁,平均36岁。其中育龄

3、期患者7例,停经47-89天,尿妊娠试验阳性,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1例;围绝经期患者1例,闭经9个月。所有患者均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或下腹部肿块就诊。1.2方法采用Philipslnteral.5TMR扫描仪,SENSE腹部线圈。所有病例均行常规横轴位TSET2WI[TR3500ms,TE90ms,层厚5min,层间距lmm,矩阵300X300,视野(F0V)20cmX20cm,激励次数3和T2WI抑脂序列(TR2970ms,TE70ms,层厚5mm,层间距1mm,矩阵256X256,F0V20

4、cmX20cm,激励次数3)和T1WI(TR450ms,TE14ms,层厚5mm,层间距lmm,矩阵256X256,FOV25cmX25cm,激励次数3)。并辅以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所有病例均行锂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剂量为0.lmmol/L,重复上述T1WI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2结果患者MRI平扫表现为:①所有病例子宫腔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形态不规则,T2WI示子宫内膜条状高信号影消失,腔内可见囊性长T2、长T1信号;其屮5例可见斑点、片状短T1信号出血灶;②所有病例了宫体积明显增大,结合带

5、模糊,肌层不均匀增厚(以外肌层明显),外肌层内可见囊性长T2、长T1信号和等信号结节影以及蜂窝状血管流空信号影;③所有病例均显示子宫动脉增粗,盆腔内、子宫浆膜面见大量的血管流空信号影;④6例双侧附件可见囊性T2、长T1信号,其中可见分隔;2例一侧附件可见实性稍长T2、长T1信号;⑤5例盆腔内见少量长T2、长T1水样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宫腔、肌层及附件囊性病灶边缘环形强化;等信号结节影中度强化。3讨论3.1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基木诊断侵蚀性葡萄胎是一张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可以在一开始发病就表现为

6、侵蚀性,也可以是葡萄胎清除后才发生了恶变。诊断时除了要明确是否为侵蚀性匍萄胎,还要注意应与绒癌相鉴别。通常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判断,但冇时确诊需耍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期间还有可能更改诊断结果。具体的诊断标准为:3.1.1有病理检查结果时如果切除子宫、病变组织并做了病理检查,就可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诊断,只要发现子宫肌肉出现侵蚀或在其它部位找到转移病灶就应高度怀疑为侵蚀性葡萄胎,而排除葡萄胎。同时,不论在子宫肌肉还是转移病灶中,只耍找到绒毛结构就可排除绒癌,从而就可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3

7、.1.2没有病理检查时没有做病理检查的病人,可根据有过葡萄胎病史、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改变、有无转移症状等做出判断。如果在葡萄胎清宫八周后,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仍高于正常水平以上,但找不到转移症状,则确诊为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如果葡萄胎清宫十二周后,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仍不能降至正常,仔细检查也没有发现较大黄素囊肿,这时既便找不到转移灶也可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3.2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侵蚀性葡萄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改变,可见明显的肌层受侵和大量的血管流空信号。但需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①子宫

8、内膜癌。MRT上也可表现为正常子宫内膜信号消失、子宫增大及肌层受侵。但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增强后病变强化程度不及正常子宫肌层;而侵蚀性葡萄胎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多继发于良性葡萄胎,强化程度高于正常子宫肌层,子宫动脉增粗、分支增多;②子宫黏膜下型平滑肌瘤。MRI也可表现为宫腔内肿物,有囊性变时信号也可混杂。但平滑肌瘤边界清楚,强化程度与肌层一致;③侵蚀性衙萄胎与良性葡萄胎。两者都可表现为宫腔增大及宫腔内囊样信号影。但良性葡萄胎多局限于宫腔内而无子宫肌层受侵,增强扫描仅轻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