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ID:44033919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_第1页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_第2页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_第3页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摘要】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多发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日臻完善。新辅助化疗历再手术结合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模式。近年,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以及新药的不断问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途径,更有效的保证了保乳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乳腺癌;放疗;化学疗法;分子靶向治疗一、手术切除手术切除仍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治疗模式发生了改变,手术范围逐渐缩小。因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的区段切除术后,现

2、代的放疗设备及技术足以使保留的乳房得到较均匀充分的照射,其疗效与全乳切除效果相当,而且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形体。对于保乳手术最适宜的条件,外科医生现已达成了一切些共识:①肿瘤直径小于3cm;②肿瘤位于乳房外周;③无腋窝淋巴结转移;④有足够大的乳房体积。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是原发病灶位于2个以上不同象限和切缘持续阳性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可以考虑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与全身治疗同样重要。随着乳腺癌早期发现率的提高,外科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二、放射治疗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一般分为保留乳房术后

3、的放射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后的区域淋巴结照射、乳腺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和新辅助化疗及其术后的放射治疗等。保乳手术加放疗与传统根治术的牛存率无明显差异,而且具有保持完美乳房外形、减少手术损伤和减少乳房切除所致精神创伤等优点。目前保乳术加放疗己成为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选择。对于乳房切除术后的患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应接受辅助性的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术后放疗主要适用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25%〜40%)的患者。三、术后辅助化疗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加用蔥环类药物能显著提高疗效,而且常规剂量并不增加心脏毒性。曲环类基础

4、上加紫杉类药物可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根据患者情况和每个研究的背景合理选择化疗方案。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的H标应该是争取治愈,所以选释方案更要强调遵循指南,规范治疗行为:①标准化疗方案包括标准的药物、剂量、治疗间隙和治疗疗程;②蔥环类后丿芋贯应用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的治疗效果差异并不大;③辅助治疗中恵环类和紫杉类序贯应用,比同时用效果可能更好;④现有化疗选择多数基于淋巴结数目,所以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辅助治疗不建议使用紫杉类。四、内分泌治疗TAM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药物,可以用于复发转

5、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以及高危健康女性预防乳腺癌。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來曲呼、阿那曲呼、依西美坦)在一线治疗中明显优于TAMo新一代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复发转移乳腺癌是否选择内分泌治疗,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情况。原则上,对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患者应首选化疗,而进展缓慢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则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五、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代表了肿瘤药物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在乳腺癌领域里,目

6、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或已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获得较好疗效。目前研究较多的分子靶向治疗共3种。赫赛汀(herceptin,H)是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第一个分子靶向笏物。惠氏公司研发的HKI—272是一种口服的不可逆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抗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亚型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有临床试验观察了贝伐单抗对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六、术前新辅助化疗若干问题所有对乳腺癌有效的化疗笏物和方案,都可作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方案使用。

7、临床试验证明,含蔥环类联合化疗效果优于环磷酰胺(CMF),尤其对e-erbB-2阳性者。目前,多用FAC、FEC、AC方案,经3~4个化疗周期,有效率为60%〜80%。长春瑞宾(商品名诺维本,vavelbine)单药有效率为40%〜60%,联合恿环类化疗可达80%。乳腺癌行单药NAC方案中,紫杉醇类是疗效最佳的夯物。紫杉醇类药物能明显提高乳腺癌NAC的有效率和病理完全缓解(pCR),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七、小结乳腺癌治疗应该提倡遵循循证医学结果,规范治疗。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将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8、、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新的生物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疗质量的关键。参考文献:[1]尉承泽,江泽飞•乳腺癌治疗基本原则和临床选择屮国实用外科朵志.[2]张海燕,孟静,米海鹏•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发进展及疗效评价海军医学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