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ID:44069600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_第1页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_第2页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_第3页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_第4页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多种类别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进行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肠系膜种瘤临床表现不一,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判别依据;穿刺,CT和MRI等手段可以加强诊断。囊性肿瘤大多是良性,手术切除率高;实性肿瘤多是恶性,手术方面切除率低。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恶性肿瘤预后差,早发现并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所在。【关键词】原发性;肠系膜;肿瘤;手术【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

2、-4949(2014)02-0049-01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虽然此患病率不高,但是因早期症状无特殊性,常易误诊和漏诊。肠系膜肿瘤约占住院总人数的1/万一1/2.5万[1-3]o国内文献报道原发肠系膜囊性、实性肿瘤的比例约2:1[4]。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类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治疗等情况。我院从1988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经病理证实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共计35例,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期间我院收治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共计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

3、17〜75岁,平均43岁。临床表现: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23例。包块伴腹痛者占58.5%o约43%的病人有低热,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部分患者以腹胀、便血等就诊(14.6%),36.2%的病人乏力、进行性消瘦,或柏油样便(6.1%)等。1.2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来院的患者均进行检查。经B超检查35例,阳性发现29例;CT检查25例,阳性发现22例;锁剂灌肠检查30例,阳性发现26例。术前确诊为肠系膜肿瘤9例,诊断为腹部肿块部位不明10例。术前诊断肠系膜肿瘤24例(68.8%),误诊11例(31.4%),经手术及

4、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主要误诊为:胰腺囊肿、冋盲部肿瘤、肠梗阻、胰腺癌、卵巢肿瘤、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等[5]。1.3手术及病理本组所有病例均为手术探查及治疗。肿瘤特征: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结节性和不均匀,渗透到周围,与感染者有奇怪的气味,肿瘤的周围,淋巴结肿大;良性肿瘤包膜完整,圆形,光滑,孤立;其屮淋巴管囊肿7例,畸胎瘤5例,脂肪瘤3例,血管瘤2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恶性13例,其中恶性淋巴瘤8例,纤维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2例。手术方式:单纯探查活检9例;肿瘤完整切除23例,其中肿瘤全切15例,

5、肿瘤加肠段及系膜切除7例;减积切除6例。恶性肿瘤术后常规化疗。良性、恶性两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2结果患者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病人术后恢复均良好。术后发生盆腔脓肿者2例,均经治疗后好转。肿瘤完整切除及减积切除中15例获随诊,随访时间12个月至10年。15例中良性肿瘤10例,均生存,其中生存5年以上9例,1例复发为减积切除病例;恶性肿瘤5例4例术后复发,复发时间分别是8个月、20个月、25个月和31个月,死亡病例主要死于肿瘤复发。3讨论肠系膜肿瘤根据肿瘤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表现

6、出不同的症状。早期或更小的体积没有明显症状,没有临床表现及休征的特异性,所以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术前诊断困难。进一步发展,腹部冇包块或腹部疼痛。包块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活动范围广泛,常伴有食欲不振,低热乏力,体重减轻,有时恶心和呕吐,粪便中有血液,或肠梗阻。山于病变是一个连续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应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重点了解包块位置,活动度,有无结节,有些人认为水平活动度的肿瘤被诊断为肠系膜肿瘤的主要特征[6]o肠系膜肿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为9.38%〜40.2%o成像装置的增加,术前诊断正确率得以改善[7]。13超,顿灌肠

7、检查,CT,MRT是诊断木病的主要方法。顿剂灌肠可以区分肠内外,可以显示大小,位置,密度,肠侵袭。B超,CT,MRI等高分辨率影像技术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CT和MRI,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界限,囊性或囊实性,质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术前诊断很冇帮助,以及术后随访也可使用,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腹腔镜手术,这种技术来确定肿瘤的位置是非常有益的,可取活检,可以摘除良性肿瘤。对于术前未能确诊的案例,必须在术中进行冰冻病理检查。原发性肠系膜肿瘤,手术治疗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唯一的。术中探查也是明确诊

8、断的必要措施,一经诊断为肠系膜肿瘤就需行手术治疗。操作方法与肿瘤特性密切相关,取决于肿瘤部位,大小,性质。良性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因为在小肠肠系膜根部大多数恶性肿瘤,浸润肠系膜重耍的血管,使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低,而且必须作更全面的全身检查,以确定有无转移。操作方法:肠系膜囊肿大多为良性,有的可并发囊出血或感染,也有恶性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