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

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

ID:4415468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_第1页
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_第2页
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课后延伸探究的低效表现及对策宿迁市实验小学徐维军曹于君《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人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卜•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O这些观点告诉我们:科学教育的H标,不仅仅是要学习科学知识、习得科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让科学与生活实现对接,让科学來改善我们的生活,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和科学知识提高生活的质量。为此,科学课上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多维立体的,应是多向多元的。而这些理念也要求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应由课堂延仲到课后,由课内拓展

2、到课外。但是,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屮,笔者发现科学课的课后延伸探究环节存在着低效或是无效的状况,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一、H前科学课后延伸探究活动的低效或无效表现1、未引起重视,显得可有可无课后延伸的学习是学生学用结合、深入探究的重要途径,但日前并未引起科学老师的高度重视,显得非常随意,让人感觉可有可无。一位三年级的科学老师指导学生观察蚯蚓、金鱼等小动物后,总不忘来一句:“请大家课后继续观察,了解更多的秘密。”这是老师随口甩出的一句空话,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行为。像这样的课外延伸已经成了很多老师的“习惯”,已成了新课改必备的“调味品”,成了

3、教学设计的一个固定格式!这样的课后延伸原本应该有助于孩子成长,在我们科学老师的随意对待下,却变成了不断麻痹孩子积极性的无效延伸活动。不只是无效,长此以往,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应付。2、不切实际,出现虚假延伸课后延伸探究是课堂探究的继续,是学生兴趣的延仲,必须贴近实际,切实可行。但忖前的课后延仲活动却存在着不切实际、虚假应付的现彖。如学习《空气占据空间》,老师演示了一个小喷泉的游戏后小结「'这个实验里除了空气占据空间外,还有空气的其他小秘密在发挥作用,你们愿意继续研究吗?”“愿意!”但,怎么研究?还需要什么?对于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是不是太难了?刚听完一节五年级的《测量力的大小》,

4、课尾,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书上介绍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刻度如何去确定,怎样知道1牛顿的力应刻在哪儿等,完了,说:“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制作一个,好不好?”“好!”随后,老师就将孩子们手中的测力计全部收走了。这课后,学生该如何去确定1牛顿的力有多大呢?3、不深入思考,活动缺乏创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材料》,老师说:“请同学们回家,选择其中一个房间,统计一下物品都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三年级孩子研究了《纸》,也动手造了纸,孩子们很有兴趣。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设计:“课后请小册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输入关键字'蔡伦造纸'、'再生纸'、'原木浆'等,继续

5、了解与纸有关的资料,制作成科学卡片,粘贴在教室的科学园里。诸如此类的延伸,教师也经过了一定的思考,但不够深入、缺乏创意。经常是课堂操作的简单重复或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要么形式单调,无趣,无挑战性,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不能引发、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许多教师总是喜欢安排学生上网查资料去积累知识。这样的课后延伸又怎能指望学生保质保量地去完成?4、不检杏落实,信马由缰只布置不检杳,使课后延伸探究成为断线的风筝,这是又一个十分突出的病症!从许多老师教案中可以看到一个和似的现象,每一课都设计有一个课后延伸的环节,但从未在其后的教学屮找到任何反馈的信息!让孩子上网了,资料搜集究竟如何?让孩子们回家

6、继续观察了,究竟观察了没有?回家制作、饲养,究竟都做了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新发现?……老师再没有下文,活动如断了线的风筝,任曲学生飘到哪里就哪里•时间久了,想查的时候,觉得学生该做也并不难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根木没做也不愿意做了。5、不熟悉科学,缺乏延伸意识还有一些新接触科学教学的老师,由于缺乏对科学教育日标和任务的了解,缺乏对科学流程的认识和特点的把握,述没有课后拓展延仲的大课堂意识。无论是教学设计述是课堂教学屮都还未曾思考过课斤延伸活动要怎样做,为什么耍有课后延伸探究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科学教育,特别是课后延伸的探究活动,目前述停留在教师的“理念”层面,并未真正落二、

7、科学课后延伸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对策1、改变观念,重新审视延伸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科学课后延伸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其首要条件是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开放的大课堂意识,指导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从生活和学习实践屮选定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亲身经历进行自觉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能力。理念决定人的行为,因此,思想上的忽略必然带来行为上的随意,至使在实践中,对这部分的活动开展不予以精选、指导、检查、鼓励,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者根本不加理睬。2、精心设计,增强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