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

ID:44226262

大小:2.5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0-19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_第1页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_第2页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_第3页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_第4页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3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末总复习1、(理解)大运河及图2、(运用)唐太宗和“贞观之治”;(识记)女皇武则天3、(识记)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识记)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5、(识记)唐与吐蕃交往史实6、(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7、(识记)赵州桥及图;(理解)四大发明;(识记)唐诗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8、(识记)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试标准1、析图题(10分),详见基训期中测试卷第21题2、材料分析题(15分),详见基训期中测试卷第22题3、阅读以下材料:(14分)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

2、提高,考进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靠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请回答:(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那一位皇帝时正式诞生的?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举一例即可)(4分)(2)你认为科举制度有那些积极的影响?(3分)(3)分析材料二,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3分)(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影响是什么?(4分)4、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4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4分)(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一项即可,4分)(4)材料三中的被当时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这位皇帝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一位即可,4

4、分)5、探究题:(14分)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在选拔人才方面,唐朝继承发展了隋朝的什么制度?(1分)武则天、唐玄宗对此各有什么重大贡献(3分)(2)请列出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2分)此外,又出现哪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2分)(3)开放交流是社会繁荣昌盛的推动力,当时为中外文明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民间人士主要有哪两位?(2分)(4)民族政策开明、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唐朝时与吐蕃先后有哪两次著名的联姻?(4分)1、(识记)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2、(识记)中国古代经济

5、重心南移的史实3、(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理解)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4、(理解)四大发明5、(识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宋词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绘画、书法成就考试标准1、材料分析题(10分),详见基训期中测试卷第23题2、探究题(10分),详见基训期中测试卷第24题4、材料分析题(8分)材料一: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

6、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材料二:“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技艺》(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3分)(2)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在宋代各达到了怎样的水平?(3分)(3)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技术?(1分)该印刷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1分)3、析图题(10分),详见基训期末测试卷第21题(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3分) (2)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在宋代各达到了怎样的水平?(3分) (3)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

7、种印刷技术?(1分)该印刷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1分)(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指南针:指南针的制成与应用。(3)活字印刷术。优点:经济、省时。5、材料分析题:(16分)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材料三: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的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请根据以上材

8、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下相关问题。(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出现于什么时候?北宋时的指南针开始用于什么领域?(3分)(2)对比两宋时期,人们对指南针的使用有何具体变化?(2分)这一变化从技术的角度看说明了什么?(2分)(3)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