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

ID:44233079

大小:5.1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9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_第1页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_第2页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_第3页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_第4页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6期地理研究Vol.38,No.62019年6月GEOGRAPHICALRESEARCHJune,2019贫困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例1,2,3,42,3,452,3,412,3,4梁晨霞,王艳慧,徐海涛,齐文平,程序,赵文吉(1.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贵阳550081;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3.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4.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048;5.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2、)摘要:针对目前贫困分布研究以大尺度为主而缺乏对小尺度的关注和致贫因素分析忽略个体效应或背景效应的不足,基于空间贫困视角,以乌蒙山片区为研究区域、贫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探究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并设计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从贫困村和县域两个层面综合定量剖析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贫困村的空间聚集特征较为明显,总体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散点-极核-轴带-团块并存的空间格局。②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受多层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村级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通路率、劳动力比例、遭受自然灾害频次、安全饮用水比例;县级影响因素为:人均地方生产总值、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植被覆盖率。③农村贫

3、困来源于贫困村与县域的双重作用。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针对不同尺度对象有针对性地施策,合理配置扶贫资金。关键词:贫困村;空间贫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乌蒙山片区;多层线性回归模型(HLM)DOI:10.11821/dlyj0201800241引言[1]经过30多年的减贫工作,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对贫困的理解进一步聚焦到由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反映的经济劣势、社会和政治劣势、生态[2][3]劣势的空间贫困,并且由区域性贫困转变为局部“点”上的贫困。为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将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的“整村推进”作为新阶段农村扶贫工作

4、的一项关键措施,并于2015年提出并开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借此来实现贫困陷阱的破解。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在贫困空间分布模式以及致贫因素方[4-7]面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但在贫困研究尺度方面,多数研究以省、县等大中尺度为主,基于贫困村等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少,而行政村作为中国最基层的农村行政单元,在该尺度上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捕捉贫困分布的精细特征。在贫困空间分布研究方面,主要利用空间自相关、Ripley'sK函数、核密度分析等地统计方法分析中国部分地区贫困的空间分收稿日期:2018-01-02;修订日期:2018-06-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

5、15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505400);北京市长城学者资助项目(CIT&TCD20190328);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8LZ27);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KM201810028014);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项目;首都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类)(19530050178)作者简介:梁晨霞(199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主要从事GIS方法与应用研究。E-mail:liangchenxia93@163.com通讯作者:王艳慧(1977-),女,河南驻马店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GIS方法与应用研究。E-m

6、ail:huiwangyan@sohu.com1389-1402页1390地理研究38卷[3,8-10]布模式,较少考虑到贫困自身属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贫困的分布方向及趋势。在致贫因素探测方面,由于致贫因子的多元化特征,各国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贫困成因[9,11-14]进行探究和解释。在传统的贫困影响因素分析中,大多基于单层统计回归方法如OLS最小二乘法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定量测定或定性描述,只考虑了单一层面上的影响因素。有学者注意到贫困村所处县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可能会对其贫困程度产生的影响,于是在研究中引入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试图将个体效应与背[15-1

7、9]景效应区分开来。但现有研究大多从人口-社区层面基于人口学特征考虑影响因素,较少有基于空间贫困视角的、以贫困村作为研究对象多层级探究贫困影响因素及其间交互作用的研究,难以支撑当前“到村到户”的贫困精准识别和精准监测的国家战略需要。在此背景下,以贫困村作为研究单元,选取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十二五”期间“整村推进”项目村数据,利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基于空间贫困视角,设计和构建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兼顾微观与宏观,定量探测贫困显著致贫因素,为各级政府的扶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