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开题报告】

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开题报告】

ID:442504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2

上传者:U-944
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开题报告】_第1页
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开题报告】_第2页
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初探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增长迅速。这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laineandGolan1993;Dernoi1991)。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Fleischer&Pizam,1997;Page&Getz,1997;OECD,1994)。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ArieReichel,OdedLowengart,AdyMilman,1998)。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2 近几年来,随着萧山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城市巨大的钢筋水泥建筑,喧嚣的街道,污染的空气,复杂的文化都使得人们更加向往乡村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恬静舒适的环境,朴实的文化。而随着人们对传统旅游景区的熟悉度不断加深,对相识文化的吸引力下降,使得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旅游者的广大人群对绿色生态的乡村风光,纯净自然的乡村文化有了渴望。同时,萧山有广大的乡村地区,丰富多样的乡村民风民俗。因此,萧山乡村旅游迅速地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使很多农村和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有些地方的乡村游还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有效地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然而,在很多地方,无论是接待设施、服务方式、活动内容都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和传统旅游相比,显得很不成熟。由于缺少规划、盲目发展等原因,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作者选择萧山乡村旅游内容作为研究内容,旨在为开发萧山乡村旅游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指导依据。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杭州萧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杭州萧山乡村旅游优势资源分析;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对杭州萧山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杭州萧山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建议及策略。拟解决主要问题:(1)分析萧山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萧山旅游的优势资源分析;包括交通、乡土文化、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市场前景等。(2)总结萧山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3)展望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4)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5)萧山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及对策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通过查阅书籍、查询网络、访问旅游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搜集各种资料。(2)整理资料,总结情况,得出观点(3)根据对资料的深刻把握写出论文初稿(4)仔细审查,细心琢磨,不断修改和完善论文2 (5)最后定稿四、参考文献[1]叶琼秀,覃建雄.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10(03):30-1[2]余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对策探悉[M].商场现代化,2007(03):498[3]姚美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初探[M].大众文艺,2010(17):184-185.[4]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05)[5]高艳红.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07)[6]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和升级研究[J].农村发展,2010(02)[7]谢庐明邵新蓓.赣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8)[8]何婉.法美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2)[9]HwanSukChrisChoia,ErcanSirakayab.Sustainabilityindicatorsformanagingcommunity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06(27):1274-1289.[10]YINGTY,ZHOUYG.Community,governmentsandexternalcapitalsinChina’sruralculturaltourism:Acomparativestudyoftwoadjacentvillages[J].TourismManagement,2007(28):96-10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