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

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

ID:44251830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_第1页
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_第2页
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_第3页
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26语言研究《西南民族人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3总第187期汉语虚词研究及其应用袁嘉摘要虚词之“虚"表现在同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好几个语法意义可以采用限定上下文的办法使语法意义具体化。每个出实词演变而來的虚词的意义都和它们以前的实词意义有渊源关系利用它们出实变虚的逻辑联系可以使虚词意义具体化或者形象化。对于没有具休实在的意义基础来类比和体会的虚词可以用“类比操练法雹虚词教学不能孤零零地讲解虚词而必须把它放到句屮与实词恰当地组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虚词教学语法意义类比操练屮图分类号:H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703—0226—03作

2、者简介:袁嘉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派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家西南民族犬学文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41一、语言的虚词与实词是一对既和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和对而言虚词是意义较为抽象的词实词是意义较为具体的词。前者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它们能单独成句其意义在交际中表达较为具体的概念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彖声词它们不能单独成句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在交际屮主要表示较为抽象的与语法有关的意义。虚词与实词既互相对立在组词成句时各有分工两者又相辅相成在造句中缺一不可。所以虚词教学不能孤零零地讲解虚词而必须把它放到句中与实词恰当地组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虚词

3、之“虚”还表现在同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好几个语法意义。这是因为何:个词在独立存在时的意义是非常抽象或者不确定的。但每个词同别的词在意义上组合以后它们的意义就会由抽象或不确定变得具体或确定起来1P1145o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教学中把所学的虚词放进具体的句子里以后词与词的组合构成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可以限制多义的虚词只能表达其中的一个意义。例如“在”做介词时可以在句中介绍时间、地点和范围等好几种意义不把它放到具体的句了中去就很难确定它到底表示哪一种意义。但把它放到句子中和表示具体的时间、地点或程度范用的词组合起来以后它每次就只能表示一个意义。如:那次水灾发生在2000年8月。那次水灾发

4、生在黑龙江。那次水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在”在第一句里只能表示时间在第二句里只能表示地点在第三句里只能表示范围。学生通过比较这三种具体的句子就容易理解介词“在"的三种语法意义。另外汉语虚词述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就是它们在长期的词性发展演变屮可以“虚W转化现代汉语虚词一般都来自古代汉语屮的实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既保留了古代汉语屮动词的实词用法同时又具有后來的虚词用法。在这个问题上屮国汉语学术界历來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把它们看作兼类即同一个词兼有虚词和实词两种词性二是看成已经演变分化为两个不同的词。再如副词的分析中国学者有的认为是实词有的认为是虚词而我们也做同样的处理不束缚于这些

5、学术争论。二、每个曲实词演变而來的虚词的意义都和它们以前的实词意义有渊源关系利用它们由实变虚的逻辑联系可以使虚词意义具体化或者形象化比如“在”在春秋时代的文献中就只用作动词最有名的是《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Z洲''以及《诗经?幽风?七月》中的“五月斯歳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J其中的“在"都是动词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存在于某个地点。“在''的语法意义在上古的特点是只表示存在某地不表示存在某时。现代汉语“昨熠形缥以诩摇钦摹霸淞币彩嵌室仓槐硼敬嬖谀车亍:河镉镀ii庸诺浇岁加幸桓鮒匾氐累蔷褪且庖辽岬募父髦渥尤绻審锵嗤蠡叩木渥拥闹饕課涂梢允三浴1热编衔乃

6、佟妒返摹捌呢略诟鞍嗽略谟罹旁略悸A彼堑闹饗银际乔氨叩摹八贵薄吧A薄S捎谀橙嘶帅澄钢嬖淞段骼厦裕宕筍aFU啡宋纳缈瓢妗7007/03总第187期本刊网址:www1xuebao1net227于某地就可以同时在该地做某事陈述这种事理的汉语承袭主语省略的语法紧缩以后就有了“某人/某物'在'某地做某事”的语法格式。这种语法格式在长期的汉语交际中固定下来其中的“在”就逐渐虚化为引介地点的介词。现代汉语“咋天中午我在家睡觉"的“在”就是这种演变的结果。在长期的交际实践屮“在''又逐渐从动词用法屮衍生出了副词用法表示正在进行某种动作或正处于某种状态。其逻辑意义是某人/某物在某地方做某事这就是一种现在的时间

7、状态。这种逻辑思维长期蕴涵在汉语交际中也就虚化为表时间状态的副词。现代汉语“昨天中午我在睡觉'啲“在"是这种演变的结果。在现代汉语交际中“在''的后两种用法也是它的基木用法。这种衍生演变是以实词的词汇意义为基础的在长期的造句实践屮被赋予词与词的关系意义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等意义这种意义逐渐虚化以后就有了专门的介词、副词等功能。汉语中有很多虚词都是这样产生的。特别是介词都来源于动词。现代汉语中的介词“把从被”等也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