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ID:44270717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1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2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3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1.湖南环境牛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5;2.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衡阳421002【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超声心动图(UCG)指标。并根据ABPM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勺型组(n=91)与勺型组5二63)。重点统计分析2组患者ABPM参数及左室肥厚(LVH)的差异。结果非勺型组患者左室肥厚检出率(70.33%)较勺型组(39.68%)明显增加(P<0.05)o非勺型组与勺型组

2、比较,血压变异系数明显升高(P<0.01);24小时平均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o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相关。非勺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勺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老年;动态血压;左室肥厚;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院就诊老年原发性高血患者154例,比较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及左室肥厚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院就

3、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4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排除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排除糖尿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男性83例,女性71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5.13)岁。完善ABPM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ABPM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勺型组(n=91)与勺型组(263)。2组间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非低盐饮食、血脂、血糖、血肌酹水平和血压分级水平无明显差异(P>;0.1)o1.2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测定动态血压监测系统采用无创性携带式袖

4、带法血压仪。测量方法为自动测量,设置为06:00〜22:00每15分钟测一次;22:00〜06:00每30分钟测一次。记录仪贮存每次测量的血压和心率值。统计分析如下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变异系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IVST和左室后壁的厚度,主要根据IVST来判断左室肥厚情况:IVST>llmm为左室肥厚,IVST≤llmm认为无左室肥厚。1.3分析指标24h平均收缩压(MSBP)、24h平均舒张压(MDBP)、收缩压变异系数(CVs)、舒张压变异系数(CV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

5、。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2.1非勺型组、勺型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项参数值的比较从表1可见,非勺型组与勺型组比较,MSBP、MDBP无明显差异(P>0.05),但CVs和CVd均有显著增高(P<0.01)o非勺型组与勺型组比较,P<0.053讨论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坏研究也备受人们关注。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患者主要的

6、死亡原因。本研究综合24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及超声心动图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动态血压监测参数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系数在高血压诊断、预测靶器官损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常人24h血压呈生理的节律性波动,日间血压上升,夜间血压下降,呈“双峰一谷”的勺型。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下降≥O,但<10%称为“非勺型”。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非勺型较勺型血压节律更容易导致靶器官损害。血压变异性常用血压变异系数来表示。Tatasciore>Hansen⑴等学者的研究表明非勺型血压、血压变异性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

7、。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诊断LVH最常用的无创检查。国内外指南分别采用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后壁厚度及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来诊断左室肥厚,本研究主要根据IVST来评估左室肥厚情况。左室肥厚预示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本研究数据显示,非勺型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系数、左室肥厚检岀率均较勺型组明显升高口均有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表明非勺型组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较勺型者发生率高;非勺型组较勺型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大。从而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相关

8、,此结论与国内王宏[3]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总之,临床工作中通过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我们能早期发现左室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