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

ID:44297895

大小:193.2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20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_第4页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一、动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动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血管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周围血管闭塞症等常见多发病。心脑血管栓塞是常见的病死原因,在我国人口的死因小约占半数。二、血小板激活和动脉血栓形成血小板是由巨核细胞生成的血液中3种有形成分之一。血小板在初期止血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有抗血栓形成作用,血管受损破裂后血小板可黏附聚集于血管裂口处,形成止血栓子而达到初期止血。在动脉粥样硬化时,出于斑块破溃从而激活血小板,血小板在破溃处黏附、聚集,

2、并可黏附白细胞形成白色血栓。因此,白色血栓和止•血栓子的形成机制是相似的,不同Z处是白色血栓发生于内皮受损但血管未破裂,而止血栓子是形成于血管裂口处。血小板黏附是通过其膜糖蛋口lb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合,进而与内皮下组织结合而发生的。激活的血小板膜糖蛋白Hb和Mb形成复合体,通过纤维蛋白原与另一血小板的膜糖蛋白Tlb/TTIa复合体结合而出现血小板聚集体。激活的血小板还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ADP,TXA2,PF3等,可促进聚集体进一步发展,增大并月•为凝血过程提供反应平台。粥样硕化斑块和白色血栓使血管腔狭窄并影

3、响血流,从而在局部可使生成的凝血酶积蓄达到有效浓度,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门,并网络红细胞等形成红色血栓。因此,动脉血栓的结构特点是口色血栓的头部和红色血栓的尾部。从动脉血栓的形成过程可见,血小板的激活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始动物,若能控制血小板不被激活即可阻止或延缓动脉血栓的形成。三、抗血小板药的作用机制60年代初发现二磷酸腺甘(ADP)可以引起血小板聚集,因此建立了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性,为体外分析血小板功能开辟了新途径。当时,发现了不少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凝血酶、血清素(5轻色胺)和胶原等。随后,曲于

4、分了生物学、分了免疫学的发展,对血小板黏附聚集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血小板膜有多种受体、如凝血酶受体、ADP受体、5轻色胺受体等。凝血晦等与其和应受体结合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形成并释放TXA?、ADP、5瓮色胺。它们都可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激活后,其膜糖蛋白lb-IX复合物和IIb/Illa复合物与各自的配基vWF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发生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抗血小板药就是通过封闭血小板膜上的受体和/或血小板内TXA2合成途径等使血小板不被激活,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有不同的作用途径:1.阿司匹林

5、:是最早用于抗血小板的药。人量的临床观察已显示,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屮有效。阿司匹林作用于环氧化酶(COX),血小板激活后血小板内的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作用产生PGG・2和PGH2。它们是PGE2,PG【2,TXA2等的前体。因此,抑制环氧化酶可以使PGL,TXA2等不能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是无核细胞,不能再生成环氧化酶。阿司匹林对环氧化晦的抑制是不可逆的,因此血小板被阿司I兀林抑制后其聚集功能不能恢复,直到新生的血小板进入血循环。血小板的寿命旷10天,每天更新10%。服用阿司匹林后直到停药后第

6、5天,血液中的血小板才能恢复其在止血作用中的功能。2.盐酸曝氯匹唳(抵克力得)和氯毗格雷(波立维):两者的结构相似,均可选择性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但对花生四烯酸代谢没有直接作用。它们在体外对血小板没有作用,而是通过体内肝代谢形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才能产生抗血小板作用。它们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受体P2Y】2而发生作用的,P2斗2是血小板ADP受体,它介导对ADP刺激的腺甘酸环化酶的活性的抑制。囉氯匹唳和氯毗格雷对D仏的结合是不可逆的。3.西洛他哇(培达):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它可使血小板内cAMP增加。cAMP抑制血

7、小板聚集,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4.盐酸沙格雷酯(安步乐克):是血小板5HT2A受体抑制剂。血小板激活时释放5HT,5HT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5.双喘达莫(潘生丁):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使血小板内cAMP增加。其他还有几种抗血小板药,参看表1。表1其他抗血小板药药名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对血管的影响腺昔酸环化酶激活剂(如PGI2类似物)cAMP升高扩张鸟昔酸环化晦激活剂(如N0供cAMP升高扩张体)5HT拮抗剂(如ketanserin)5HT引起的聚集下降扩张PAF拮抗剂PAF引起的聚集下降不定1.静脉注射的抗血小板药:

8、都是糖蛋白lib/Illa受体拮抗剂。H前在国外已被批准用于临床的有下列数种。(1)阿昔单抗(abciximab):是抗血小板膜糖蛋白lib/Illa单克隆抗体7E3的Fab片段;与人源化的FC段结合。阿昔单抗可以特异的与血小板膜糖蛋白lib/113结合,从而使纤维蛋白原不能与糖蛋hllb/Illa结合,使血小板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