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ID:44310273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摘耍: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生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消化液用量分别为:30.14±2.44g/L、100.3±4.22g/L、1396±638.86ml/d;治疗后分别为:37.5±3.Olg/L.124.7±3.49g/L、608±337.63ml/do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P〈0・0

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促进预后。关键词:炎性肠梗阻;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营养支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EPII)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因短期内反复多次手术,手术过程中广泛分离粘连而导致小肠壁广泛水肿、炎症及粘连,而引发动力性与机械性相结合的炎性肠梗阻,该病在腹部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中不太常见[1]。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严重感染、肠痿等并

3、发症,严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上一般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来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索、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为15-67岁,平均年龄为40.3±5・3岁;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6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19例,小肠穿孔修补术6例,胆囊切除术7例,脾切除术4例,直肠癌根治术5例,胃癌根治术4例,子宫切除术5例;术后7d

4、内出现炎性肠梗阻者43例,术后8-14天出现症状者13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腹胀症状,其中腹痛者48例,恶心、呕吐51例,腹部固定压痛47例,肛门停止排气42例。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提示多个液平,经B超排除腹部肿瘤。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消化液用量。1.2治疗方法:⑴对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肠胃减压,禁食。⑵肠外营养支持,在患者入院当天或第二天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术。55例行锁骨上(下)腔静脉置管,1例行经周围静脉屮心静脉置管。首先,对患者的体液及电解质失衡进行纠正,除1例因为治疗的时间较

5、短没有进行营养支持外,其余55例患者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的使用时间为4-42d,平均时间为17.22±8.79do营养支持具体方法:非蛋口热卡(Non-proteinCarlorie,NPC)30-35kcal.kg-1.d-1,对营养不良的患者根据身体状况或静息能量的消耗值酌情添加°NPC:N二120-140:1;糖脂比为6:4或7:3。电解质及液体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节。⑶应用生长抑素:对消化液丢失>600ml/d的患者,在其入院第2天起给了半长抑素。15例患者给予施他宁进行持续静脉注射

6、,剂量为3mg/12h,使用时间为3-28d,平均使用吋间为15・44±7・49d。(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除肿瘤患者外,对诊断明确的患者从治疗的第一周其使用小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对12例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初始计量为5mg/8h或5mg/12h,行静脉注射,在使用5-6天Z后逐渐撤减。使用时间为3-14d,平均使用时间为10・01±6・84d。(5)肠内营养:对腹部明显柔软、肠鸣咅活跃、胃液减少甚至消失、但未完全恢复排便及排气的患者(5例)给子少量的肠内营养支持。5例患者中4例耐受较好,使用时间为6

7、T2d,平均使用吋间为8.17±2.lld,l例患者因腹胀明显而停止使用指导肠功能恢复正常。1.3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X土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以P检验,当P<0.05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56例患者的禁食吋间为5-43d,平均时间为22.98±8.78d;治疗时间为7-64d,平均治疗时间27.68d±12.14do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平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消化液用量分别为:30.14±2.44g/L.100.3±4.22g/Lo1

8、396±638.86ml/d;治疗后分别为:37.5±3.Olg/L、124.7±3.49g/L、608±337.63ml/do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患者平均血浆血蛋白、血红蛋白及消化液用量的对比(X±S)3讨论随着临床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和对炎性肠梗阻临床及病理、生理认识的加深,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策略也发生了根木的改变。临床研究证实,采用以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为主的非手术方法治疗炎性肠梗阻,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