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

ID:44325051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通川区七小郑祖旭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词典准确无误地认读两首古诗中难读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2.运用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3.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体会两首古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4.搜集资料,尝试抓住要点展示并交流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拓展文本资源,在角色体验、对比与情境创设朗读中揣摩、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搜

2、集与处理信息及课外积累的好习惯。5、分类复习诵读借物喻人的同类诗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2、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体会两首古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读成诵。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简介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生背诵前四首古诗。(二)学习《石灰吟》1、板书课题,解题。生齐读。师:“吟”

3、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等。交流诗人生平资料。2、读通诗句(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2)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3、理解诗意(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

4、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4、结合搜集的资料,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为国尽忠,不怕牺牲,清白人生)5、背诵本诗。(三)学习《竹石》1、今天我们要读另一篇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2、初读《竹石》。    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来。3、借助诗题,解释古诗。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青竹

5、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感受诗人形象。6、背诵本诗。(四)拓展延伸 两首古诗在写作方法上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借物喻人。那么,我们还知道哪些古诗也是这样的写法呢?课堂背诵交流。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

6、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4、《马诗·其五》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6、《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7、《己亥杂诗》清·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择介绍: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

7、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七)作业布置:1、整理笔记,复习诗句意思。2、背诵、默写诗词,体会两首诗共同的表现手法。附1:板书设计 石灰吟    【明】于谦烈火焚烧  粉身碎骨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若等闲全不怕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竹石   【清】郑燮咬定千磨万击 立场坚定顽强不屈不放松坚劲勇敢斗争绝不动摇附二:课堂练习1、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8、。            石灰吟竹石               (  ·     )                 (  ·     )       ,        。             ,       。       ,        。             ,       。 这两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