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

ID:44334793

大小:26.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_第1页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_第2页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_第3页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_第4页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发地方课程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益冲突与和谐,给当今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提岀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基础教育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管理体制逐渐从中央集权走向课程责任分享,1999年6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确立了地方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中的地位。2001年9月,国务院又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

2、中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分享不同的课程责任。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成为国家整个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政策在我国的实行,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如何合理地开发地方课程,还得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也是摆在我国广大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地方课程的概念和特征1.地方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方课程指凡是在地方实施的课程,既包括国家课程在学校的实施,也包括对学校课程的指导。狭义的地方课程是指根据教育方针和课程管理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自

3、主开发实施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课程,也即地方本位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是息息相关的,它们均是国家课程结构中重要的一环。2.地方课程的特征(1)地域性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具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不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对教育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地域不同,要求也迥然不同。地方课程要发展,就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当地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设计出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2)民族性特征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

4、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地方课程的开发,一定要注意民族性的差异,在坚持国家教育基本目标的同时,尊重民族习俗和关注本民族现状。地方课程若能针对各地方民族的差异,有效地进行各民族遗产的保存、发展与创新,则可培养既符合国家的教育标准,又满足特定民族需要的多民族人才,从而切实促进多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3)时代性特征地方课程是一种动态的具有生成性的课程,它随着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如果地方课程和学生生活的时代特征相脱节,即使体现了地方特色,仍然会因为和当前的社会生活联系甚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

5、,更谈不上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4)针对性特征在设计和开发地方课程的过程中,要想突出其针对性特征,首先必须弄清楚本地、本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或主要矛盾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研究专家、当地教师、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相关人士通力合作和共同开发。(5)实践性特征地方课程是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实际而开发的,面临的是当地或社区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没有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在开发设计地方课程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多元性和开放

6、性。二、地方课程开发现状经查资料了解到,目前开设了地方课程的主要有:辽宁省,开设省情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开设专题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地方课程主要有:《辽宁自然与地理》、《辽宁海洋资源》、《辽宁历史与人物》、《辽宁工业与经济》、《《辽宁民族》等;湖南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社会实践与参与能力。主要有《湖湘文化课程》、《中小学环境教育》等;还有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内蒙古、江苏省分别依据自己的地方特

7、色所开发的相应的地方课程。三、地方课程开发的问题经过查文献资料、网上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大致总结归纳岀地方课程开发所遇到的以下几个问题:(1)课程观上的误解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受“大一统”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国家课程统领一切,留给地方、学校开发课程的余地很小,各地、各学校在课程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受到扼制,因此,对由国家统一开发的课程产生依赖性,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开始几年了,有些地区或某些学校不愿参与改革,还是紧紧围绕国家课程这根唯一的指挥棒转。(2)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

8、多方面的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设置,对广大教师而言,既是机遇,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参与课程的权力;又是挑战,许多固守在大脑中的理念,以前的知识结构都受到了冲击。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教师没有受过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能力的训练,这对教师参与地方课程的开发有着不利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教师队伍在平均素质方面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我国教师的素质和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离这次新课改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