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

ID:44381219

大小:95.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_第1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_第2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_第3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_第4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期中复习一础知识姓名:班级:一、文学常识填空1、《散步》,重庆作家。著有02、《秋天的怀念》,人,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衣作有小说、、、散文集等。3、《羚羊木雕》,著名作家。作品有:、等。4、《诗两首》①《金色花》,作家,1913年获奖,作品有、o②《荷叶母亲》-原名,主要作品、等。5、《世说新语》两则,选口朝时组织文人编写6、《我的老师》,代诗人,代表作:。7、《再塑生命的人》选自《》。作者,国女作家,家。1964年被授予“”。8、《我的早年生活》,曾两度担任,1953年获奖。箸有《》《

2、》。9、《王儿何》,著有儿童诗集o10、《论语》十二章。《论语》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编写,以和为主,记录的言行。孔子名,字,时期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学派创始人。11、《春》作者是,原名,号,改名,字,现代o著有o15、①《观沧海》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是《》四章中的第一章,魏武帝,字,时期o代表作有诗歌《》o②《次北固山下》选自《》由代诗人所作。③《钱塘湖春行》选自《》。口居易,字,晚年又号,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④《天净沙•秋思

3、》选自<》。作者:,号,代苦名戏曲作家,与并称"元曲网大家”。是曲牌名,是题目。二、课文内容填空1.冰心在印度著名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了《》《》,集中体现了三大主题。1.—•年之计在于,一日之计在于.2.《春》课文以三个比喻句结尾,分别将春天比作,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特点。3.《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4.《次北固山下》写江而开阔、风平浪静的句子是:o5.《钱塘湖春行》屮表现西湖早春热闹景色的句子是:o6.《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①,志在千里。烈士暮年,O《龟虽寿》②,青山郭外斜。,

4、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③母亲啊!你是,我是,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④假如我变成了一朵,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在空屮摇摆,乂在新叶上,妈妈,你会认识我么?1《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①0颈联是②0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対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③。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④。描写江上呆色的句子是⑤O运用对偶的名句是:⑥运用设问的名句是:⑦o既写出了实呆之美,乂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⑧o3《v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①o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

5、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②0生活中农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句子是③0全国屮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④。论述学与思想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⑦。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⑧。化为成语“择善而从”的一•则是(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川(⑶一句来表示。4《天净沙•秋思》屮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①o能侧而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②。词的主旨句是③。5《观沧海》展现海岛牛机勃勃的句子是①。展现

6、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②o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③0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④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O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⑦统领全诗的句子:⑧6《钱塘湖春行》中颌联是:①0颈联是②名句是③。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④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0既给读者留下想彖的空间,乂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表明观景处所的诗句是:三、课文内容翻译谢太傅寒雪H墜(),与回()讲论文义。丽()雪骤,公墜()曰:雪纷纷何所倒()?”兄子胡儿H:"撒盐空中差可画()。”兄女匕1:“玮()柳絮團()风起。”

7、公大笑[須()0即公大兄无奕囱(),左将军王凝Z妻也。陈太丘与友匣()行,期回(),过怀园(),太丘舍去()0去后园()至。元方丽()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鸳()在困()?”答曰:“待園()久不至,已园()友人便怒曰:非人

8、()哉!与人期行,

9、相委

10、()佩。”元方口:“君与隊科()期H中,H中不至,则是无阖();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g(),下午恻()o)因()。元方入冋()不(1)子口:“学而时()习Z,•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

11、子曰「'吾()H()••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