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寒温统一

浅谈寒温统一

ID:44386703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寒温统一_第1页
浅谈寒温统一_第2页
浅谈寒温统一_第3页
浅谈寒温统一_第4页
浅谈寒温统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寒温统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寒温统一【摘要】温病学与伤寒学在学术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虽然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名目,以及它们所归纳的证侯类型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基于机体抗病强弱和病情进退轻重运用八纲制定的,同时它们之间还有由表及、由寒化热、由实致虚的一般规律。本文通过对寒温辨治体系的辨证、论治规律简要说明寒温的统一性。【关键词】外感病寒温统一辨证论治《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但同时论述了中风、温病等病。其第8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堪为温病学提纲,后世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温病学体系。《伤寒论》是主T•,温病学为枝叶。二者在不断地争鸣与融合中,丰富和发展

2、了中医外感病辨治体系。1从辨证规律谈寒温的统一《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内经•热论》六经病证的继续和发展,六经是对外感疾病病机变化规律的概括。在传变规律上,不仅有“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循经传,还有越经传、表里传、直中等方式。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内经》有关卫气营血生理功能和《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有关卫气营血病变机理的论述,认识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主要是温邪侵犯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创“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辨证论治体系。继后吴鞠

3、通在《伤寒论》有关上中下三焦病位概念和六经脏腑病机理论启发下,认为温病的病机变化规律,主要与三焦所属脏腑的病变有关,创“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丁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及“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屮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辨证论治体系。阐明温邪侵犯人休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六经本自包括三焦。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都是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变化规律、表里、轻重、浅深、虚实的相互转化

4、规律,加以理论概括,用以指导辨证施治。它们在医疗实践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没有好坏之分。2从证侯类型谈寒温的统一《伤寒论》对温热病的描述可见于每一经病证当中。太阳病从麻黄汤证发展为白虎汤证的过程,是最典型的伤寒化热例子。“二阳并病,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佛郁在表,当解之,熏之。”,“剧者必W,»[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如果仍然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或者寒郁较重,患者就会发展为大青龙汤证。如果再有发汗不当或误用下法,就会出现“汗岀而喘,无大热”的麻杏甘石汤证。如果仍盲冃地应用吐法或下法,致使重

5、亡津液,阳热充斥内外,就会“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出现“时时恶风,人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的证候。此时虽表寒全解,但阳热却已极盛,治疗上只能采用清热生津的白虎加人参汤,方能挽回疾病之颓势。麻黄汤证至麻杏甘右汤证,再至口虎汤证的传变,仲景多次使用“阳气重”、“阳气佛郁不得越”、“阳气怫郁在表”的说理,使温热病在理法方药方面都较《内经》《难经》更加充实具体,为临床应用开拓了新局面。阳气最盛的阳明经化热最快并热势最盛。如“问曰:病有得Z—口,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此时就必须用辛寒清解之法了。

6、诸如梔了豉汤、口虎汤、猪苓汤等。如果胃肠热盛,传导失职,热实相结,还会出现承气汤类之证。历史上有名的寒温之争中,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陆九芝认为《伤寒论》中的阳明病证治就是为温病而立,温病热自内燔,其最重要的只有阳明经、腑二证。治疗上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有此两法,无不可治之温病。此说虽有失偏颇,但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少阳经与三阴经的温热病也不乏描述。少阳经证治主方小柴胡汤同时也是温病疟疾的主方。再如少阴热化证主以黄连阿胶汤,温病也适用。伤寒病的热病阶段表现为两种人的类型。一为无形热郁,如白虎汤类证、梔子豉汤类证、大黄黄连泻

7、心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等,一为有形热结,如承气汤类证、陷胸汤类证、抵当汤类证等。但其对温热病的论治并不完备,后世在此基础上做了很大发展。其一,温热病易化燥伤阴耗气,因而大多兼有阴伤、津亏、气耗之证。《伤寒论》长于泻热通腑,在滋阴生津、益气扶正方面较为不足。其二,温热病易发展为内陷营血的演变规律。《伤寒论》长于清气分热,在清营凉血、解毒消瘀方面较为不足。因此,《伤寒论》对热病误火的“火逆”危证,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论中“躁烦必发谯语”、“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吐血”、“发黄”逆症候,都与温病中热盛神昏、热盛动风、热盛动血、热炽发黄等证候颇相吻

8、合,是《伤寒论》论温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仲景在当时条件下认为是误火导致。3从治则治法谈寒温统一对于温病的治法,《伤寒论》第6条指出,温热之邪侵犯人体非麻桂所宜,“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