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期末论文

新媒体期末论文

ID:44424617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新媒体期末论文_第1页
新媒体期末论文_第2页
新媒体期末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期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新媒体的定义问题的具体释义班级2013211105姓名杜欣远学号2013210127课程新媒体概论与实践如今,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休之后的“笫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几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新媒体”一词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伴随着新媒体系统化研究规模的展开,针対“什么是新媒体?”“究竟哪些新兴媒体应该归属于新媒体范畴?”等探讨越来

2、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和迫切需耍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概念的定义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内涵,就是思想的内容,可定义为“特征的和”。概念的外延是指一概念所能应用的范围,可定义为“一概念所能代表的个体和集体的总和”或“对彖的和”。从新媒体一词诞生以来,对于“什么是新媒体”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有种种解释。很多学者专家、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対“新媒体”下了不同的定义,対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捉出了自己的界定,可以说是各执一词。这使得新媒体的归屈性和发展方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术争议。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纟R织也对新媒体做

3、过这样的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还有类似的诸如“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等等。尽管这些概念已被广泛传播,但迄今为止尚无某种定义被广为认同。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來国内越來越多的传播与媒体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争论也在持续升温。然而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新媒体的很多基木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比如“新媒佑啲权威定义的提出、适用范围的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

4、的提出不仅可以建立理论研究领域屮系统性、全面性的基础,也可以为该理论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解除最基本的定义分歧。笔者认为,新媒体研究混乱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悬而未决的新媒体定义纷争,分众楼宇电视称自己“新媒体”:手机短信称自己“新媒体”;早已出现的财经类、时尚类、IT类等纸质媒体也纷纷改头换而,把自己扮成所谓的“新媒体”……鉴于这种混乱的持续和加剧,及时准确地定义出当今的新媒体,为新媒体的涵盖范围作以界定便成了当务之急,以为它肓接影响着学术界今后对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索。诸多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整个社会各个

5、方面的影响己经逐步显露出来。在政府管理监督与宣传、社会、经汛参与、企业、公关营销与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表现出无可复制的优势,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无孔不入,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绑书林介绍,近几年来中国读者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上升。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口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己经发牛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新媒体”定义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界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不仅是新媒体理论系统全而的研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于规范形势模糊、规则紊

6、乱的传媒帀场具冇很必要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屮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釆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他的发言侧重于为新媒体寻找一个放Z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希望该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被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淘汰,所以提岀“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说辞。然而,这种尝试没有实际意义,正如很多学者讨论过的那样,“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人都无力掌控它今后的定义走向和效力范围。况且,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木质,其中不应出现带有-模糊时间概念的限定词,诸如“当代

7、”、“今天”、“未來”等。另外,“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牛•预期效应”,更像是“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界定出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而且,“对受众产牛预期效应”说法过r笼统模糊,所有传播活动都期望对受众产生预期的效应。显然仅用“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这一特征无法准确描述新媒体的概念。首先让我们来理清概念。现在,对新媒体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说法稍显混乱,但也不能仅因标准不同、观点不一等问题,把传统的类别和属差轻易忽略,换句话说,对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离不开缜密的思辨,“以偏概全”只能让我们在新媒体的研究道路上越

8、走越迷远。在己有的针对新媒体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我们要使“新媒体”的概念明确全面,应该从人众普遍的感性认知出发,培养自身在学术研究中理应具备的知性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升华为对理性的深入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近些年新媒体的定义常是以推理论证的方式给出,在给出关于新媒休定义一般性要素以后,接着证明推断出有关新媒体分类的种种假设,最后被分离出来的若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