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ID:44602566

大小:242.0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4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03月份联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是A.使用耒、耜等生产工具B.犁壁的发明C.铁农具的使用D.曲辕犁的发明【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表现为铁犁牛耕和铁质生产工具,故选C;A属于商周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故排除;B属于曲辕犁上面的部件,而曲辕犁出现于唐代,故排除B、D。2.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

2、(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是古文,对学生难度较大,原文的大意为: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

3、,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材料中原文论述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种植农作物,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是精耕细作的表现,结合史实可以知道B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A项内容出现在汉代,C、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为的耕作模式·精耕细作3.与“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与全面的肯定”的历史人物活动相关的是A.在秦国改革“废井田,民得买卖”B.在齐国改革实施“相地而衰征”C.灭六国,统一天下D.“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答案】A【解析】“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

4、有制给与全面的肯定”的历史人物是指秦国的商鞅,故选A;B是齐国的管仲采取的举措,故排除B;C是秦国的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故排除;D是北宋时期的政策,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4.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使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在中国逐渐消失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形成之

5、初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故①的说法错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故②的说法正确;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是我国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前提条件,故③的说法也符合史实;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述土地所有制在中国依然长期存在,故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改为A。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

6、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5.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中指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总人口达0.727亿,明末全国总人口达1.525亿,清乾隆时全国总人口突破3亿大关。同一时期的耕地增幅却不足50%。这些现象主要有赖于A.

7、对传统步犁进行革新B.开始推行租佃制经营C.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明清时期耕地增长有限,而人口激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是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故答案为D项;曲辕犁自唐代以来基本定型,A项排除;租佃制经营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B项排除;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是继续发展,且商品经济发展与人口激增没有直接关联,C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6.明清时期的太原县城周边,各村、镇的集和

8、会一直在定期轮流进行,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也许一年只赶一次集或会就满足了全年的商品需求。这种贸易方式A.因交通条件而受阻B.是农耕经济落后的表现C.是自然经济的补充D.促进北方商业高度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定期轮流进行,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也许一年只赶一次……”可知明清时期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