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

ID:44610065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_第1页
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_第2页
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_第3页
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论文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摘要】新课程要求我们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本文针对这一要求阐述物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这•目标的落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得将这一目标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过程与方法二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变传统“双基”为新课标的“二维”更右利于索质教育的开展。双基“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思维的求同性、统一性,忽视思维的多元性、灵活性。新课标突出”过程

2、和'‘方法”,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还做到了以人为本。1物理教学中贯穿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主性,能为学生终身性学习打下基础。《物理新课标》明确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重结果轻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和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忽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简化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物理学是一门富含方法的自然科学,许多新教材已关注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了方法指导。

3、在物理教学屮,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势在必行。2有效将“过程与方法”渗透在物理教学中的注意事项2.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这一桥梁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倡导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范式,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三维冃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冃标是组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化,体现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和建立止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因此,三维目标的达成程度的高低,最关键是取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是否到位、有效和高效,因为其他两个目标都要通过“过程与方法”冃标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才能达到。2.

4、2在教学过程屮应根据物理学科教学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积极创设“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勤于交流、乐于展现”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融入课堂,使他们能主动的质疑、析疑、大胆的猜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知识的过程,以调动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求知的渴望,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在讲压强一节时,可以用一个实验引入教学情境:分别给男生一个无尖的钉子,给女生一个尖锐的钉子,给他们每人一块同样的薄木板,看他们谁先把木板穿透。这个实验马上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未知欲望调动起来,思维立刻投入到教学之屮。2.3学生多参与有目的的观察、实验、表

5、达、评估、合作和交流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分析、勤于发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就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方法,营造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问情景。在教学屮,…是可采用学生熟悉图片导入,从熟悉的现象提问;二是利用一些违背思维定势的现象导入,引起学生激情冲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三是利用录像片段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四是通过演示实验导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4教学中可以选择“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来完成,“方法”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特长,探索运用多变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比

6、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安排分组探究,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适度的压力下提升自己的表现。在研究过程屮,要观察每个小组及其成员的表现,及时写出评价记录。2.5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注重挖掘学牛的潜能,注重学生的"立体化+个性化”全面发展。如物理课有关“力”的教学,上课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使放在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在桌而上运动?”有学生回答:“用手推。”有的冋答:“用绳子拉。”有的冋答:“用木棍敲。”……教师给予一一的肯定和鼓励。但是另外两个学生的回答使听者为之一震,一个学生提出:“将桌的一端抬起来使木块往下滑。”一个学生提出:“用强力

7、鼓风机吹。”这显然是两种独特的方法,虽然在课堂上操作有难度,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可以看出这两个学生的大脑思维活跃,想象空间开阔,求界思维强,不满足现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従.全口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田海霞.给课程改革屮的物理老师的建议[j].物理教学,2008.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